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支气管炎咳嗽吃哪些药

发布时间:2020-02-2152150次收听

语音内容:

支气管炎,有些病人是咳嗽有痰,有些病人咳嗽没有痰,治疗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对于病人咳嗽、有痰的情况,他是有一个呼吸道的感染。

首先要给抗感染治疗。如果考虑这个病人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性的气管炎的咳嗽,是没有痰的,以干咳为主。抗病毒感染的同时,可以使用一些镇咳的药物。而对于细菌感染,多数情况是有痰,甚至有一些黄痰的情况下,就必须在抗细菌治疗的同时,可以给予化痰的治疗,让痰液尽量排出。因为痰液中合并有很多细菌,痰液的排出,利于细菌的排出,避免细菌在体内进一步繁殖,使感染进一步扩大。如果说有痰的病人,尽量不使用止咳的药物。因为镇咳的药物不利于痰液的排出。但是如果非常剧烈的咳嗽,也可以适当地少用一些镇咳的药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3:02
喉咙里老有痰是怎么回事
喉咙里老有痰,常见于慢性咽炎、慢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对于慢性的呼吸系统疾病,一般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咽炎常见的证型有阴虚火旺型和肝郁痰阻型。阴虚火旺型平常可以用知母、山萸肉、枸杞等中草药,取其中几种或者一种泡水喝。肝郁痰阻型用半夏厚朴汤或丹栀逍遥散。慢性气管支气管炎和慢阻肺,常见的症型有痰浊内蕴、痰热壅肺、阴虚肺燥、肺阴亏虚和脾气不足。痰浊内蕴用二陈丸加减;痰热壅肺用清金化痰汤;阴虚肺燥用沙参麦冬汤;肺气亏虚用玉屏风散;脾气不足用六君子丸。
纵膈淋巴肿大是不是癌症
纵膈的淋巴结肿大,与很多因素有关系,比如炎症也会引起淋巴结的肿大,所以不是所有的淋巴结肿大,都是癌症,需要综合地来判断。一般如果是局部有炎症,比如肺部有感染,或者是支气管,气管有炎症的时候,纵膈的淋巴结也会出现肿大的,所以要通过影像学的检查,还有一些血液学的检查来观察有没有白细胞的升高,有没有C反应蛋白的升高,以及降钙素原的升高,这些指标都是与炎症有关系。所以通过抽血来化验,来帮助判断有没有炎症的可能。还有通过全面的检查,比如做唾液的分析,还有做胸部的平片或者是胸部,CT平扫来帮助判断有没有。肺部的局部炎症,还有根据患者的一些病史来判断,比如最近有没有发热,有没有咳嗽,有没有脓痰等情况来,判断有没有炎症的存在。如果是排除了炎症存在,单独的纵膈的淋巴肿大就要,进一步检测有没有肿瘤发生的可能,一般目前的临床,可以建议进行核磁的检测,或者是PET-CT的检测,这些都可以帮助明确,体内有没有恶性肿瘤的存在。
语音时长 01:43

2021-06-25

107188次收听

怎样判断是肺炎还是支气管炎
判断是肺炎还是支气管炎最主要的方法是通过放射检查进行鉴别,临床上主要是通过胸部X光或者是胸部CT等检查方法。肺炎通常会出现肺实变影,比如云絮状斑片影,有可能会出现磨玻璃样影改变,而支气管炎通常会表现为肺纹理的增粗以及紊乱等改变。其次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来进行初步的判断,一般肺炎症状通常比较严重,除了咳嗽、咳痰以外,患者有可能还会伴有高热以及胸部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而支气管炎的患者通常是以咳嗽、咳痰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通过放射检查来进行确诊。
语音时长 01:07

2021-04-15

80828次收听

支气管炎是热咳还是寒咳
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来帮助判断支气管炎是热咳还是寒咳。如果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咳出痰液呈黄色粘稠状,伴有咽喉疼痛、怕热、咽喉肿痛等症状,就属于热咳,多是由于肺热引起的。如果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咳出痰液稀薄,呈白色泡沫状,就属于寒咳,寒咳多是由风寒,伤风引起的,患者会出现鼻塞、流清鼻涕、畏寒、怕冷等症状。建议患者去医院做详细检查,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日常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增强身体抵抗力。
语音时长 01:00

2021-04-15

94394次收听

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研究发现,小粒径高活性的空气负离子能有效加强气管粘膜上皮的纤毛运动,影响上皮绒毛内呼吸酶的活性,那么,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有哪些呢?
得了支气管炎能治好吗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很多患者和患者家属都比较纠结一个问题,那就是,得了支气管炎能不能治好呢?其实任何疾病,只要我们科学合理的运用治疗方法,是能够治好的,我们一起
慢性支气管炎的两点如何护理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来说,我们应该对其在平时的生活中,进行一个良好的护理。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就为大家简单的讲述了慢性支气管炎的两点护理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一般护理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新鲜,冬季应有取暖设备,避免病人受凉感冒,以加重病情。饮食上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
治疗支气管炎症状及方法
气管炎主要分为了急性和慢性两种,不论是哪种对患者的健康危害都非常大,并且气管炎不止会在感冒之后发作,当患者在平时的抵抗力下降,受到了一些灰尘、毛须的刺激之后也会发作,需要尽快进行治疗,但是一些人对这个病不了解,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支气管炎症状及治疗方法。
支气管炎的常规护理工作
疾病带给人们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特别是那些难以彻底治愈,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更是难以言说。而呼吸道疾病尤其是气管炎就特别容易反复发作,不过,只要我们能够做好愈后的护理工作,就能够避免复发。1、控制传染源大家都知道最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因素便是感染。气管是我们每天呼吸必经之地
02:24
支气管炎吃什么药能治好
急性支气管炎大多数可以完全治愈,慢性支气管炎需要维持治疗,不可能完全治愈。急性气管炎是急性的感染导致的炎症,患者可能有发热,咳嗽咳痰,咳黄痰等症状。单纯的早期病毒感染,可以吃金花清感、莲花清瘟等中药,同时辅助氨溴索、桉柠蒎、乙酰半胱氨酸等排痰药,咳嗽厉害的可以辅助于茶碱,严重时加用抗生素,头孢类的,左氧类的,和大环内脂类的都可以选择。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总是反反复复,可以做痰培养,做药敏,针对性的抗生治疗,同时辅助一些扩管、排痰的药物。
02:02
支气管炎严重吗
支气管炎严不严重,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患者所患支气管炎的种类。支气管炎本身有急性治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另一方面取决于患者自身的体质质以及有没有基础病。一般来说,对于身体抵抗力比较好,自身状态比较好的患者,即使患了急性支气管炎,或者是慢性支气管炎,经过积极治疗可以迅速康复。但对于免疫力比较低下,或存在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得了气管炎以后,可能会发展成其他相关疾病,比如说出现呼吸衰竭、诱发心脏病等。
支气管肺炎会反复发烧吗
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发生的常见肺炎类型,表现为小叶性肺炎,发烧是比较常见的症状。支气管肺炎的肺部炎症不局限,肺部广泛炎症,跟小儿免疫力薄弱有关,也是婴儿时期主要死亡原因。支气管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室内居住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致病性微生物较多,容易发生肺炎。支气管肺炎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先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3天后出现发热,甚至高热持续状态,体温可以高达40℃以上。其次出现有胸闷、气促,甚至胸痛,可出现有烦躁不安。全身的症状有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甚至出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的症状。另外可伴随出现有频繁的、刺激性的、阵发性的干性咳嗽,或者是有大量的痰液咳出,而且咳得非常明显时会出现呕吐。严重时合并有肺脓肿,出现胸腔积液,会加重呼吸困难的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中毒性的肺炎,表现为低血压性休克,甚至引起呼吸功能和心脏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
语音时长 01:45

2019-12-06

65918次收听

患有支气管炎传染吗
支气管炎可以分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慢性支气管炎这种疾病本身不具备传染性。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因素以及非感染因素所造成的气管、支气管以及周围肺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每年持续三个月以上,连续发作两年,可以考虑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原因常见的有吸烟,大气污染,过敏体质以及一些感染性的因素,比如细菌,病毒等的感染,感染因素在慢性支气管炎病程的进展过程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出现一些细菌或病毒的感染,这些细菌和病毒有可能会通过呼吸道飞沫进行传播,所以在急性期出现病原体感染的时候,要注意适当的呼吸道隔离。
语音时长 01:25

2019-12-06

69035次收听

01:23
支气管炎的症状
支气管炎这种疾病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以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一般情况下,患有支气管炎病人的常见症状,主要跟慢阻肺患者的症状,比较相近。患有支气管炎这种疾病的患者,主要症状可以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气促或者是伴有喘息。有的支气管炎的患者出现咳痰的症状,可能会比较少。支气管炎患者主要的表现是咳嗽,以及喘憋。有的支气管炎患者,可能是以咳嗽为主要的表现症状。气管炎这种疾病,实际上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当患者合并有感染症状出现的时候,还会有发烧的症状出现。对于支气管炎的患者来说,疾病初期的症状,会比较轻。随着病程的进展,因为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急性发作会愈发频繁,症状亦愈严重,尤其以冬季为甚。
01:17
支气管炎怎么预防
如果想要对支气管炎这种疾病,进行预防,实际上,最主要的是不吸烟或者是吸烟的患者进行戒烟,这是最主要的预防支气管炎的一个手段;可以通过控制职业性或者是环境污染,以避免粉尘、烟雾以及一些有害气体的吸入;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以及耐寒能力,注意预防感冒以及呼吸道感染;要注意减少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定期监测肺功能;还需要加强营养,改善营养;要注意加强个人卫生,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引起的接触和吸入,也需要保持良好的家庭环境卫生。注意加强卫生教育;要注意气候变化以及寒冷的季节。在严冬季节或者是气候突然变冷的时候,要注意衣着保暖,注意及时增加衣服,要注意避免由于受凉,而引起感冒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