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分泌性中耳炎可以自愈吗

发布时间:2020-03-0569110次收听

语音内容:

大多数的分泌性中耳炎是可以自愈,有自限性的可以自愈。也是中耳腔里的积液,可以通过自己的吸收,还有通过咽鼓管排出。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非常高,尤其是在儿童时期几乎是所有的儿童都会因为感冒或慢性的鼻炎,这些疾病来诱发分泌性的中耳炎。

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首先要治疗原发病,比如感冒,同时要治疗这种常见的诱发原因,比如慢性的鼻窦炎,比如腺样体的肥大,还有是慢性的扁桃体炎。这些疾病可以给予鼻部粘膜的促排剂,也可以给予粘膜的收缩剂。

同时如果病情比较重也可以给予一定的抗生素,还要密切地观察病情的变化,以防出现长期的分泌性中耳炎迁延不愈的情况。尤其是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成年人单侧的分泌性中耳炎,更要密切的随访。对于这种单侧的分泌性中耳炎,要做一个鼻咽部的检查,排除鼻咽部肿物导致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这种危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小孩得了分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小儿得了分泌性中耳炎,可以通过药物或者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相应的抗生素,或者说口服粘膜促排剂,改变咽鼓管表面的张力,从而提高咽鼓管开放的张力。还可以口服一些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这样也可以很好的治疗和缓解分泌性中耳炎。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者是没有效果,则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做鼓膜穿刺,或者是鼓膜切开手术。如果小孩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同时,鼻子也有鼻塞的现象,则需要进行鼻部疾病的检查。如果鼻部伴有腺体肿大或者是鼻息肉的情况,则需要结合相应的鼻部手术来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语音时长 01:08

2021-01-21

91843次收听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吃什么药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出现,可通过选择药物的方式来缓解,目前选择药物有很多方式,可以选择抗炎药物,可以选择止痛药物,也可以选择抗生素药物,或是选择抗过敏药物,这些药物都能够达到缓解的效果。
分泌性中耳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分泌性中耳炎在患病初期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会有阵发性或持续性的耳痛;另外,患病初期还有耳鸣、耳闷的感觉。
中医如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风邪滞窍型分泌性中耳炎通常都是应用疏风散邪、行气宣脾的中药治疗;痰湿聚耳型分泌性中耳炎则是用健脾升清以及利湿通窍的中药治疗;气血瘀络型分泌性中耳炎药用活血通络、通耳开窍的中药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发作时会感到耳痛,听力下降,耳堵有闷塞感。成年人描述好像头蒙在鼓里或者在瓮里那种感觉,听声音特别遥远不清楚。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或者呼吸的声音。分泌性中耳炎在发作之前,通常是有感冒病史或者是气压的急剧变化史。分泌性中耳炎在夜间会加重,经常会有儿童在夜间因为分泌性中耳炎发作而疼哭,去急诊来就医。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比较隐蔽,通常不能明确地描述发病的时间。当耳朵里分泌物粘液比较稀薄,随着头部的运动,头部位置的摆动,出现听力变化。小孩子因为不能明确地描述自己的听力变化,往往会被忽视,家长可以观察孩子有呼之不应,你跟他话,他不回答你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看电视把声音开的音量比较大现象。如果对单侧的分泌性中耳炎,因为由于它另一侧的听力是好的,所以经常会被忽视掉。分泌性中耳炎还有就会产生一种耳鸣的声音,多是一种比较低调的,比如轰的低调的耳鸣声。当分泌中耳炎液体比较稀薄时,打哈欠或者是擤鼻涕,就可以听到耳朵里面有水过气泡的声音。
语音时长 02:14

2020-03-05

59537次收听

分泌性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非常多,非常复杂。主要原因有咽鼓管功能不良,还有感染的原因,还有免疫的学说。主要解释一下,咽鼓管功能不良,咽鼓管连接我们的鼻咽部和耳朵之间的一个管道,它起的一个主要的作用。把鼻腔里的气体通过吞咽、打哈欠短暂的咽鼓管开放,把气体输送进中耳腔内。因为中耳腔里有粘膜结构,会不断地吸收新鲜的气体。如果咽鼓管功能出现了障碍,对于中耳腔里气体的输送不够及时。当中耳腔内的气体被消耗完之后,气压就成为一个负压状态。当中耳腔出现负压的情况下,中耳腔里血管的通透性就会增高。然后血清就会通过血管渗到中耳腔里,从而形成中耳的积液,这也就是咽鼓管功能不良,导致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一个产生的机制。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05

57085次收听

03:00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特点的中耳腔内非化脓性的中耳炎。这种病症儿童发病率较高,也是造成儿童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泌中耳炎还有很多叫法,比如渗出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等。分泌性中耳炎分为急性或慢性,慢性分泌中耳炎是由于急性分泌中耳炎迁延而来,区分急性中耳炎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以两个月、三个月为界。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原则和方法差异不大。分泌性中耳炎得不到及时治疗会继续从而产生黏连性中耳炎,甚至导致鼓膜穿孔,内线出现中耳胆脂瘤等一系列更重的中耳疾病。所以对于分泌性中耳炎要给予高度重视。
03:03
分泌性中耳炎症状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在发作之前,通常有感冒病史或气压急剧变化史,发作时会感到耳痛,听力下降,耳堵、有闷塞感。分泌性中耳炎,在夜间病情会加重。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比较隐蔽,不能明确描述发病时间。当耳朵里分泌物粘液较稀薄的时候,随着头部位置的摆动,出现听力变化。小孩子因为不能明确地描述自己的听力变化,往往会被忽视,所以家长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听力症状。分泌性中耳炎,还有就会产生一种耳鸣的声音,多是一种比较低调的,比如轰的这种低调的耳鸣声。当分泌中耳炎液体比较稀薄时,打哈欠或者是擤鼻涕的时候,就可以听到耳朵里面有水过气泡的声音。
02:21
分泌性中耳炎怎么引起的
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非常多,主要原因有咽鼓管功能不良、感染的原因、免疫系统下降。咽鼓管连接是鼻咽部和耳朵之间的主要管道,主要将鼻腔里的气体通过吞咽打哈欠短暂的咽鼓管开放的形式,把气体输送进中耳腔内。如果咽鼓管功能出现障碍,对中耳腔里气体的输送不及时。当中耳腔内的气体被消耗殆尽之后,气压成为负压状态,中耳腔里血管的通透性就会增高,血清通过血管渗到中耳腔里,从而形成中耳积液。所以咽鼓管功能不良,导致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一个产生的机制。
02:48
分泌性中耳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分泌性中耳炎的检查方法主要是依靠局部的体检,观察患者的鼓膜,正常情况下,分泌性中耳炎的鼓膜,是内陷状态;正常的鼓膜是半透明瓷白色的颜色,当液体不多时,可以透过鼓膜能看到中耳腔里有积液的水平面。如果当液体较多时,鼓膜向外膨隆,对于4岁以下儿童,做声导抗的检查。声导抗正常的情况是A型曲线,出现了鼓室的积液,是B型曲线,出现了鼓室的负压状态是C型的曲线。还有纯音测听。因为测听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听力的性质,还有听力损失的程度。
02:28
分泌性中耳炎能自愈吗
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非常高,尤其是在儿童时期,几乎是所有的儿童都会因为感冒或者是慢性的鼻炎,这些疾病来诱发分泌性的中耳炎。大多数的分泌性中耳炎是可以自愈性的,有自限性将中耳腔里的积液自行吸收,通过咽鼓管排出。可以自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首先是要治疗原发病,比如感冒、慢性的鼻窦炎、腺样体的肥大、慢性扁桃体炎。这些疾病可以给予鼻部粘膜的促排剂。也可以给予粘膜的收缩剂。病情比较重的患者也可以给予一定的抗生素。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防出现长期的分泌性中耳炎迁延不愈的情况。尤其是成年人单侧的分泌性中耳炎,要密切的随访。要鼻咽部的检查,排除鼻咽部肿物,导致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这种危险。
分泌性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
我们知道我们耳朵和鼻子之间有一个通道,叫做咽鼓管。正常的咽鼓管具有维持中耳腔与外界压力平衡的作用。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如下鼻夹肥大,堵塞我们咽鼓管的咽口,或者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导致咽鼓管的粘膜的水肿堵塞,都会导致我们中耳腔的负压,中耳腔负压之后,粘膜充血水肿,然后出现一些炎性的渗出物,浆液性的和粘液性的渗出物,这样就出现了分泌性的中耳炎,患者可以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然后中耳腔的积液这些症状。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我们一些机械性的堵塞因素,如腺体肥大,堵塞了我们咽鼓管的咽口,也会引起分泌性的中耳炎,这个儿童患者比较常见。因此临床治疗,主要的是促使中耳腔分泌物的排泄,通畅咽鼓管,还有就是进行一些手术,比如鼓室置管,或者还有一个咽鼓管球囊扩张的方法,目的是使中耳鼓室腔与外界的压力平衡,主要是这些方面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46

2020-02-20

61772次收听

分泌性中耳炎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前期症状很多。有的患者会出现耳鸣,并且是间歇性的耳鸣。耳鸣的声音通常都是泪水噼噼啪啪或者是嗡嗡的声音,有的患者甚至会出现流水声。耳鸣症状时有时无,但是当患者打哈欠时,或者晃动大脑时,就会出现更加明显的耳鸣。另外有时患者擤鼻涕时,耳朵都会出现水流极速通过的声音。
分泌性中耳炎是如何引起的
分泌性中耳炎一般是由于感冒后期引起的,是因为鼻腔与耳朵有连接的一个管道,叫咽鼓管或者叫耳咽管。这个耳咽管,如果我们使劲擤鼻涕的时候,鼻腔的炎症或鼻腔的分泌物会被挤压到中耳腔内,形成慢性的分泌性中耳炎,或者急性的分泌性中耳炎。如果说出现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戒除这种不正确的擤鼻方式,就是使劲挤压鼻腔、使劲擤。如果鼻涕比较干,或者不容易被擤出,可以用盐水清洗,使用这种促排剂使鼻涕直接分解,或者说促进它稀释以后被排出来,而不是使用使劲擤鼻的方式来清洁鼻腔。如果使劲擤鼻就可以引起这种分泌性中耳炎。
语音时长 00:59

2019-11-05

62801次收听

耳朵里有积液怎么办
其实耳朵积液本来就是一种特别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出现也需要积极的接受治疗,选择抗生素治疗能够有效的达到消除炎症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可以选择中药治疗,不容易会产生副作用的现象,除此之外也可以选择生活的方式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