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检查

发布时间:2020-03-1258958次收听

语音内容: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要做眼底镜进行检查、眼底Retcam机、视网膜照、眼底检查。

一般情况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首先要散瞳,最好是在睡眠状态下然后给予散瞳。散瞳后用眼科医生最常用的眼底镜进行检查。但是有可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在视网膜的周边地区,不见得都在黄斑区,有的时候简单的一个眼底镜检查,只能作为初步的筛查,建议用叫眼底Retcam机进行筛查,可以非常直观的以及全面的评估视网膜眼底的病变。

还有是视网膜照相,也能够比较直观的看到视网膜病变的情况,还要结合其他的影像学的检查,比如眼底B超,双眼的B超,可以辅助判断患儿有没有可能出现ROP的一个情况,一般情况下主要针对的是局部的检查,那么眼底B超是比较常规的一种检查方式,除了眼底B超之后,也不建议早产儿用CT或者核磁,来筛查早产儿的视网膜病变,因为CT和核磁并不能明确的判断患儿是否有视网膜病变的情况,但是眼B超可以看到患儿视网膜的血流的情况,或者是否出现网脱。

目前为止最精准的检测方法还是要采用眼底检查的方法,Retcam机检查,但由于孕周比较小,那么麻醉或者镇静可能是比较麻烦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再儿科医生的指导下和麻醉科医生的指导下,对患儿进行适当的镇静或者麻醉,然后完成视网膜病变的筛查。

相关推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预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通过早期筛查和早期治疗进行预防。视网膜病变最主要的因素是早产,不是所有的早产儿都会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孕周越小体重越轻,越容易出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同时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高血糖、低出生体重、吸氧史,尤其是高频通气史。早期筛查最重要的是矫正胎龄,在生后4到6周要开始进行眼底的检查,之后每1到2周进行筛查,筛查至早产儿矫正胎龄到40周,如果还没有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ROP的可能性就不大了。不要在34周以内进行分娩是最好的,即使有高危的因素不得不提前分娩,也尽可能延迟到35周或36周再进行分娩,是最好的预防的方式。第二种预防方式是早产儿娩出之后吸氧,尤其是在进行高频通气的时候,要严格的监测血氧饱和度,不要保持非常高的血氧饱和度,在高频通气的状态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百分之93左右就可以。
语音时长 01:56

2020-03-12

57664次收听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要做什么检查
早产儿视膜病变所需要做的检查,常规做眼底检查。眼底检查第1次检查时间,主张对胎龄小于32周,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在生后的第4周开始进行眼底检查,另外要注意进行随访的,检查双眼无病变或者是仅有一期的病变,隔周复查一次,直到ROP退行,视网膜血管长到锯齿缘为止。二期病变,或者是阈之前病变,或者是Rush病变,每周复查一次,ROP程度下降可每两周检查一次,直至病变完全退行。三期病变每周复查2到3次,检查的方法:检查前前半小时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充分的散大瞳孔,检查的时候用盐酸奥布比卡因滴眼液进行眼球表面的麻醉,用开睑器将眼睑分开,用间接眼底镜和屈光度20到30度的透镜进行眼底检查,检查同时要监测生命体征,防止发生生理性的心眼反射导致的心动过缓,检查后30分钟到2小时方可进食,体重越小者禁食时间越长,但是禁食期间要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23

2020-02-21

56253次收听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可以治愈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时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多为双眼发病,轻度可以治愈,严重者会因出现视网膜脱离等病变而导致失明。一般在出现3期病变的时候,进行激光治疗,又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2011年贝伐单抗消除异常血管形成的研究后,开始了玻璃体腔内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为ROP的热门的治疗方法,为ROP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很有前景的选择。与激光的治疗相比,它可以避免全麻和破坏性的并发症,从而降低了潜在的风险。目前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安全有效可实现周边网膜血管完全血管化,且获得较好的解剖获益。治疗后主要的并发症为视网膜脱离,其他全身的并发症非常罕见。
语音时长 01:12

2020-02-21

56334次收听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症状有哪些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症状是,网膜神经纤维层出现毛细血管的内皮增殖小结,血管呈小球状,其周围可有纺锤状间叶细胞增殖。抑制神经纤维层变厚,可有小血管及水肿,神经纤维层进一步增厚,新生的毛细血管牙穿破内建模达到视网膜的表面,严重者可进一步进入玻璃体,可在其中继续生长成血管纤维膜,产生出血或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基底后可见不同程度的血管纤维膜形成,与同视网膜之前的纤维条索相连,虹膜周边前粘连,后也可以粘连,瞳孔膜形成,以及继发的青光眼等相应的改变。
语音时长 01:09

2020-02-21

60071次收听

早产儿什么时间要做眼底筛查
早产儿有出生有不同的胎龄,不同胎龄出生的早产儿什么时候需要做眼底检查呢。这个早产儿视膜病的筛查时间,初次筛查时间最好同时考虑生后日龄和矫正的胎龄,尤其是在矫正胎龄与严重的ROP出现的时间更相关,也就是出生时胎龄越小者,发生ROP的时间相对越晚,出生体重小于1251克的早产儿,矫正胎龄小于43周者60%发展为1期的早产儿视网膜病,18%的发展为3期,1期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平均出现于矫正胎龄的三十四点三周,阈值前的ROP出现于矫正胎龄三十五点七到三十六点六周,阈值的ROP出现于矫正胎龄三十六点七到三十七点三周,平均是三十六点九周,95%的阈值的ROP出现于矫正胎龄42周以前,但最早可在31周出现。目前大多数国家将首次筛查的时间定在出生后的第4周,或者是矫正胎龄的32周,比如说宝宝出生后的第4周或者是矫正胎龄32周的,进行眼底筛查。美国儿科学会或者是眼科学会,在2006年对孕周日龄矫正胎龄和ROP初筛的关系进行了很好的总结,我们国家也颁布了指南,我们这个指南规定首次筛查时间为出生后的4到6周,筛查的方法一般是用间接眼底镜或者是眼底数码照相机进行筛查。
语音时长 01:53

2020-02-21

55534次收听

02:57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检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最常见的最无创的检查方法是首先要散瞳,小孩最好是在睡眠状态下给予散瞳。散瞳后用眼科医生最常用的眼底镜进行检查,有可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在视网膜的周边地区,简单的眼底镜检查,只能作为初步的筛查。眼B超可以辅助判断患儿有没有出现ROP的情况,除了眼底B超外,不建议早产儿用CT或者核磁,来筛查早产儿的视网膜病变,因为CT和核磁并不能明确的判断患儿是否有视网膜病变的情况。目前为止最精准的检测方法,还是采用眼底Retcam机检查,由于孕周比较小,麻醉或者镇静是比较麻烦的问题,需要在儿科医生和麻醉科医生的指导下,对患儿进行适当的镇静或者麻醉,然后完成视网膜病变的筛查。
02:2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需要做什么检查
早产儿视膜病变需要做眼底检查。眼底检查第1次检查时间,主张对胎龄小于32周,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在生后的第4周开始进行眼底检查,隔周复查一次,直到ROP退行,视网膜血管长到锯齿缘为止。二期病变,或者是阈之前病变,或者是Rush病变,每周复查一次,ROP程度下降可每两周检查一次,直至病变完全退行。三期病变每周复查2到3次,检查同时要监测生命体征,防止发生生理性的心眼反射导致心动过缓,检查后30分钟到2小时方可进食,体重越小者禁食时间越长,但是禁食期间要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02:3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手术效果如何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早产儿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是指未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在发育的过程中出现了正常的血管的丢失,而出现了新生血管和纤维的增生,多半见于低出生体重。多数情况下,大部分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均可以自然的消退。对于3期及以前的病变,可采取无血管区激光和冷冻治疗。对于晚期的病变可以采用巩膜扣带术或者是玻璃体切割术治疗。1990年出现了激光治疗,激光治疗具有方便患儿容易接受、对眼组织的损伤和全身的应激少、远期疗效好等特点。
02:3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一旦发生,进展很快,可以有效治疗的时间窗很窄,因此对37周以下的早产儿出生后,及时的进行检查。对高危的患儿并每周检查一次,在第2到3期的时候进行激光治疗,凝固无血管区。对于第4到5期的要行玻璃体手术切除,增殖的纤维血管组织同时做光凝,以挽救视力。目前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ROP是比较成熟的手术方法。治疗2期和3期的ROP已经取得比较好的疗效,每只眼每次用0。25到0。3个毫克玻璃体内注射,给药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激光光凝结合治疗。
02:09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症状有哪些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有血管呈小球状,严重者可产生出血或者是牵引性的视网膜脱离,虹膜周边前粘连,后也可以粘连,瞳孔膜形成,以及继发的青光眼等相应的症状。可以发现网膜神经纤维层出现毛细血管的内皮增殖小结,周围可有纺锤状间叶细胞增殖,抑制神经纤维层变厚,可有小血管及水肿,神经纤维层进一步增厚,新生的毛细血管牙穿破内建模达到视网膜的表面。基底后可见不同程度的血管纤维膜形成,与同视网膜之前的纤维条索相连。
什么是早产儿的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视网膜增殖性病变导致的,多发生在未成熟或低体重的婴儿身上。吸氧、低体重、视网膜未发育成熟是主要致病因素。在发生这种疾病之后,可以通过激光、光凝、冷凝等方法治疗,巩膜环扎术也是治疗早产儿的网膜病变的重要方法。这些治疗方法无效,就需要摘取玻璃体。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能治愈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需要根据病变分期而定。对于阈值前1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通过激光治疗和抗VEGF治疗,多数患儿可以恢复视力,部分早产儿治疗后可能出现斜视、弱视,需要定期随访。已经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患儿,视力恢复不太理想。严重者即使手术后仍然不能视物,甚至有可能出现眼球萎缩等后遗症,预后较差。​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否可以治好,关键还是看病情,如果是在早期发现,只要积极的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都能够治好。但如果说病变已经很严重,甚至是导致了视网膜脱落程度,治疗的难度也会增加很多,视力很难恢复正常。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对宝宝视力有很大的影响,严重还会导致宝宝出现失明或青光眼的危害,所以当宝妈发现自己宝宝视力出现异常一定要及时检查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要注意早治疗,这样才可以避免病情加重,同时开采取内科、外科手术、限制用氧等治疗。而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有很多。
什么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指在怀孕九个月以前就将孩子生下,引发孩子的视网膜发生纤维瘤或者是收缩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在这段期间内,孩子暴露在高浓度的氧气环境下,造成毛细血管内的皮肤损伤。患者的玻璃体会出现浑浊,而且视网膜周边可见到清晰的毛细血管,严重情况会引发失明。对于此病可采取激光治疗、冷冻治疗或者是玻璃体手术切除方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