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能治愈吗

发布时间:2019-12-0560391次浏览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需要根据病变分期而定。对于阈值前1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通过激光治疗和抗VEGF治疗,多数患儿可以恢复视力,部分早产儿治疗后可能出现斜视、弱视,需要定期随访。已经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患儿,视力恢复不太理想。严重者即使手术后仍然不能视物,甚至有可能出现眼球萎缩等后遗症,预后较差。

早产儿出现视网膜病是因为早产儿本身的视网膜血管出现了异常导致的一种疾病,由于现在很多的家长以及医生对此类疾病没有足够多的了解,很容易出现忽略此病的情况,以至于耽误最佳治疗时间。这类疾病的病因现在不是很明确,对于早产儿视网膜病的治疗也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进行选择。那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能治愈吗?
  早产儿视网膜病要想能很好的治疗,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及时的发现。如果早产儿的虹膜前后粘连已经完全形成了,这时候可以考虑通过青光眼手术进行治疗。但这类治疗方法还是应该根据相应的检查以后再做决定。
  手术治疗的方式也是有很多种类的,其中激光光凝治疗在操作方面更加精确,治疗以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较少,这样方法相对于冷凝治疗有一定的好处和优势。但此类疾病方法国外医生采用比较多。
  除了手术治疗以外,近些年来,一些专家发展了内科治疗法。其中新生血管抑制剂这类方法目前还是试验中。还有一种方法是补氧治疗,有些专家认为可以抑制新生血管生长,但此类方法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早产儿视网膜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诱发其它并发症,因此家长需要提前做好防治措施。对于早产儿视网膜的治疗方法,还是应该结合婴儿自身的情况,选择最好的治疗方式。
  宝宝体重越低,其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也越高。目前,40周以前的新生儿很少使用高压氧治疗,除非脑损伤很明显,而又无其他方法治疗时才考虑。因为这种治疗方法,医学界争议很大,西方国家一般都不主张使用高压氧救护早产儿。

相关推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算是严重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或简称ROP,是指在孕36周以下,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其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并进一步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失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导致早产儿失明的比例大约在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十八,已成为导致世界儿童失明的首要原因。无论在发达国家或者是说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视网膜致盲的问题。由于医学的进步,更多的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出生及成活率的提高,ROP的发生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尽管其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却存在着较多的并发症。伴随血管的发生和成熟过程,可以导致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和失明,需要积极的治疗。在活动期不能自行消退的病例,终于瘢痕化而形成纤维膜,因程度不同,由轻至重可以分为1到5度,能在活动期的第一二阶段自行停止者,视力没有太大的损害,是有纤维膜的残留,而未累积黄斑部分者,并可保留较好的视力,当纤维膜形成为4到5度时,视力高度不良。
语音时长 01:24

2020-02-21

54593次收听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手术的效果如何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手术治疗后大部分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可以自然消退,仅有小部分病例进展为视网膜脱离,或后极部视网膜血管严重迂曲,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早产儿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是未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在发育的过程中出现正常的血管的丢失,出现新生血管和纤维的增生,多半见于低出生体重。第一孕周的早产儿轻者,可以引起近视、斜视或弱视,严重的话导致失明,需要及时的发现和治疗。对于3期及以前的病变,可采取无血管区激光和冷冻治疗。对于晚期的病变可以采用巩膜扣带术或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冷冻治疗是ROP最早治疗方法,1980年成为ROP治疗标准,1990年出现了激光治疗,激光治疗具有方便患儿容易接受、对眼组织的损伤和全身的应激少、远期疗效好等特点。目前ROP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若发生玻璃体牵拉或视网膜脱离,需要外路或内路手术进行治疗,如巩膜折叠术、玻璃体切割术等。
语音时长 01:36

2020-02-21

58215次收听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要如何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这个病一旦发生,进展很快,可以有效治疗的时间窗很窄,因此对37周以下的早产儿出生后,及时的进行检查。在第2到3期的时候可以行激光治疗,凝固无血管区。激光治疗是ROP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对早期ROP效果好,对阈值的ROP首选光凝治疗,对于第4到5期的要行玻璃体手术切除,增殖的纤维血管组织同时做光凝,以挽救这个视力。目前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ROP是比较成熟的手术方法,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既可以促使视网膜的新生血管减少自闭,又能减少术中的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治疗2期和3期的ROP已经取得比较好的疗效,每只眼每次用零点二五到零点三个毫克玻璃体内注射,给药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激光光凝结合治疗。
语音时长 01:31

2020-02-21

56279次收听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期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我们临床上进行分期,将早产儿视网膜病分为1到5期。1期、视网膜后极部由血管区同周边无血管区之间出现一条白色平坦的细分界线;2期、白色的分界线进一步的变宽,其增高形成高于视网膜表面,形成一个隆起的嵴;3期、嵴形隆起愈加明显,并且呈粉红色,此其伴有纤维的增殖进入玻璃体;4期、部分有视网膜的脱离,根据是否累积黄斑可分为AB两级:4A主要是为视网膜脱离未累及黄斑;4B为视网膜脱离累积黄斑;5期、主要是视网膜的全部脱离产生漏斗型,这个漏斗型可分为宽的、窄的,或者是前宽后窄,或者是前窄后宽的这4种的漏斗型。有广泛的结缔组织增生和机化膜形成,最终结局会导致晶状体后纤维膜而导致失明。
语音时长 01:28

2020-02-21

52225次收听

早产儿什么时间要做眼底筛查
早产儿有出生有不同的胎龄,不同胎龄出生的早产儿什么时候需要做眼底检查呢。这个早产儿视膜病的筛查时间,初次筛查时间最好同时考虑生后日龄和矫正的胎龄,尤其是在矫正胎龄与严重的ROP出现的时间更相关,也就是出生时胎龄越小者,发生ROP的时间相对越晚,出生体重小于1251克的早产儿,矫正胎龄小于43周者60%发展为1期的早产儿视网膜病,18%的发展为3期,1期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平均出现于矫正胎龄的三十四点三周,阈值前的ROP出现于矫正胎龄三十五点七到三十六点六周,阈值的ROP出现于矫正胎龄三十六点七到三十七点三周,平均是三十六点九周,95%的阈值的ROP出现于矫正胎龄42周以前,但最早可在31周出现。目前大多数国家将首次筛查的时间定在出生后的第4周,或者是矫正胎龄的32周,比如说宝宝出生后的第4周或者是矫正胎龄32周的,进行眼底筛查。美国儿科学会或者是眼科学会,在2006年对孕周日龄矫正胎龄和ROP初筛的关系进行了很好的总结,我们国家也颁布了指南,我们这个指南规定首次筛查时间为出生后的4到6周,筛查的方法一般是用间接眼底镜或者是眼底数码照相机进行筛查。
语音时长 01:53

2020-02-21

55534次收听

02:5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
现在比较常见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眼科的局部治疗,最常用的方法是激光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是贝伐珠单抗的单克隆抗体的局部注射治疗;还有巩膜手术以及玻璃体的切除术,来改善他的视网膜的病变。治疗主要由眼科来治疗,儿科医生要对具有早产儿病史、有吸氧史或者母亲孕期有高血糖病史等等,这些不良高危因素的情况下,建议早期的进行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及时请眼科会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最好是要采用多学科的评估,然后采用合理的治疗方式,以免出现不良的预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又简称ROP,最常发生的一期是发生在34周,二期发生在35周,三期发生在36周,最多也不会超过矫正胎龄的40周发病,最严重的就是导致了视网膜的一个脱落。
02:48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预后怎么样
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对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做到早期积极的筛查、治疗和预防,相对的预后也是比较好的。1、早期视网膜病变1期或者2期的情况下,可以随着患儿的视网膜的发育自行好转,所以随访是非常重要的。2、视网膜病变已经到3期,5期了,预后就比较差了,最常见的会导致视力下降,玻璃体的永久性增生,严重的会导致失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一旦确诊,要进行积极的随访和评估,要保证1到2周进行筛查,不要等到ROP达到3期、4期、5期之后再进行治疗,对预后非常不利。可能会导致失明的发生,对患儿以后的生活质量影响是比较严重的。实际上ROP还是重在预防和早期治疗。
02:3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一旦发生,进展很快,可以有效治疗的时间窗很窄,因此对37周以下的早产儿出生后,及时的进行检查。对高危的患儿并每周检查一次,在第2到3期的时候进行激光治疗,凝固无血管区。对于第4到5期的要行玻璃体手术切除,增殖的纤维血管组织同时做光凝,以挽救视力。目前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ROP是比较成熟的手术方法。治疗2期和3期的ROP已经取得比较好的疗效,每只眼每次用0。25到0。3个毫克玻璃体内注射,给药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激光光凝结合治疗。
02:24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分期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临床上将早产儿视网膜病分为5期:1期视网膜后极部由血管区同周边无血管区之间出现一条白色平坦的细分界线;2期白色的分界线进一步的变宽,其增高形成高于视网膜表面,形成一个隆起的嵴;3期这嵴形隆起愈加明显,并且呈粉红色,此其伴有纤维的增殖进入玻璃体;4期部分有视网膜的脱离,根据是否累积黄斑可分为AB两级;5期主要是视网膜的全部脱离产生漏斗型。
02:49
早产儿什么时间做眼底筛查
早产儿初次筛查时间最好同时考虑生后日龄和矫正的胎龄,尤其是在矫正胎龄与严重的ROP出现的时间更相关,也就是出生时胎龄越小者,发生ROP的时间相对越晚。目前大多数国家将首次筛查的时间定在出生后的第4周,或者是矫正胎龄的32周。美国儿科学会或者是眼科学会,在2006年对孕周日龄矫正胎龄和ROP初筛的关系进行了很好的总结,我们国家也颁布了指南,我们这个指南规定首次筛查时间为出生后的4到6周,筛查的方法一般是用间接眼底镜或者是眼底数码照相机进行筛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需要做什么检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后,需要接受眼底检查,检查的时候会使用一些散瞳药物,父母放心这种药物对早产儿没有影响。此外,还要接受眼底照相机筛查,这种检查可以对眼底的情况进行摄像。为了避免溢奶。在接受检查前一小时不可以给早产儿喂奶。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手术效果如何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所以即使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也有可能需要,如:早期病变经过手术后,可以恢复较好视力。视网膜脱离的患儿,就要通过采取玻璃体切除手术等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恢复部分视力。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临床表现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当下发病率比较高的疾病,做到及早发现,进行合理治疗非常重要。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临床表现一般为分五个阶段,血管改变阶段,视网膜病变阶段,早期增生阶段,中期增生阶段,极度增生阶段等等。会出现眼睛浑浊,视网膜出血,会影响到早产儿的健康,所以进行合理治疗非常重要。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对宝宝视力有很大的影响,严重还会导致宝宝出现失明或青光眼的危害,所以当宝妈发现自己宝宝视力出现异常一定要及时检查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要注意早治疗,这样才可以避免病情加重,同时开采取内科、外科手术、限制用氧等治疗。而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有很多。
什么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指在怀孕九个月以前就将孩子生下,引发孩子的视网膜发生纤维瘤或者是收缩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在这段期间内,孩子暴露在高浓度的氧气环境下,造成毛细血管内的皮肤损伤。患者的玻璃体会出现浑浊,而且视网膜周边可见到清晰的毛细血管,严重情况会引发失明。对于此病可采取激光治疗、冷冻治疗或者是玻璃体手术切除方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