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六个月宝宝能不能掏耳朵

发布时间:2021-07-0977734次收听

语音内容:

6个月的宝宝是可以掏耳朵的,但是一定要采用正确的掏耳工具,同时要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掏耳。6个月的宝宝有的时候会因为进食,辅食或者是饮用奶粉而形成外耳道的湿疹,会出现外耳道的痒,经常会造成宝宝抓耳、蹭头等动作,耳朵会出现流黄水、结黄痂,还有一些脓性的分泌物,这个时候应当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清理外耳道内的脓痂以及分泌物。

另外6个月宝宝由于咽鼓管功能发育不健全,很容易在感冒或者是鼻炎以后,由咽鼓管的方向逆行感染,造成中耳炎或者是分泌性的中耳炎,这种情况下会出现耳朵疼,如果鼓膜穿孔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就诊,在医生的帮助下擦拭外耳道内脓性分泌物,适当使用滴耳剂来治疗化脓性的中耳炎。

因此6个月的宝宝在两种情况下,一定要将外耳道内的异物或者是分泌物清理干净,第一种就是湿疹,第二种就是急性的化脓性中耳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耳朵掏出血了如何处理
耳朵掏出血了,无论什么部位出血,都是需要进行止血的,不同的原因出血,止血的方式也不同。如果是造成穿孔出血,会感觉到非常的疼痛,这时一定要止血,并防止耳朵进水,以防感染,并且一定要到医院就诊。耳朵掏出血要看耳朵什么部位出血,如果掏耳朵用力不当,导致外耳道的皮肤损伤出血,可以用酒精对于损伤的部位进行消毒,避免细菌的感染,用无菌的棉签压迫损伤部位,从而起到止血的作用。一般外耳道的损伤不严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自行的愈合,但是在伤口愈合期间,要注意保持干燥,避免进水导致感染,也不能再次的掏耳朵导致皮肤损伤,严重加重,掏耳朵导致鼓膜的出血,由于鼓膜比较脆弱,也比较薄,用力不当会导致鼓膜的出血,要及时地进行止血,及时地就医。治疗期间要注意保持外耳道的干净,也不要再次掏耳朵,或者是做剧烈的运动,从而导致伤口无法愈合,再次出血。鼓膜的损伤引起出血,一定要注意抗感染的治疗,一般一个月左右,多数情况是可以愈合,长时间没有愈合,需要进行鼓膜修复手术治疗,掏耳朵引起耳朵大量的出血,普通的止血方式止不住的情况下,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止血的治疗,止血后要保持耳道的干燥,给与抗感染的治疗。
语音时长 02:31

2021-11-05

84301次收听

03:02
被打了一巴掌耳朵嗡嗡响几天能好
被打了一巴掌后耳朵嗡嗡响何时能好,主要取决于耳朵外伤以后损伤的程度。如果仅仅是伤了外耳道、皮肤,一般1周左右就能够完全好。如果造成鼓膜穿孔,穿孔比较小通常3周左右可以长上。如果造成大的穿孔,通常很难自愈,通常需手术进行鼓膜修补,一般需2-3周,鼓膜逐渐愈合。如果还导致了内耳的损伤,会导致内耳形成神经性耳聋及耳鸣的情况。要及时给与激素类药物及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的治疗,多数病人会在1周或几周内,耳鸣和听力下降逐步好转。也有极少数病人耳鸣会持续很久,甚至不容易消失。
03:14
耳朵发炎怎么治疗
耳朵发炎可能是外耳道急性感染,要给与抗生素药物进行口服,要清理外耳道内的耵聍及分泌物,然后给与抗生素滴耳液进行滴耳或用抗生素的软膏进行涂抹,一般病人在一周到十天左右,急性外耳道感治愈。外耳道的真菌感染,一般要清理外耳道内的这些分泌物,然后给与抗真菌的药膏进行涂抹,一般一周左右病人的症状会缓解。中耳的炎症,除了要给与抗生素进行口服,同时要清理外耳道脓性分泌物,然后给与抗生素滴耳,一般病人在一周到十天左右治愈。渗出性中耳炎,要给与抗炎治疗,同时给与鼻减充血剂、麻黄素治疗。
03:01
小孩掏耳朵不小心戳到出血怎么办
小孩儿掏耳朵有出血,如果血量很少,并且很快就止住了,这时候可以观察。第一、要注意孩子不要再用手掏耳朵。第二、给孩子洗澡时耳朵里头不要进水。一般一周左右,外耳道皮肤损伤就能够完全愈合。如果外耳道出血较多,要先在外耳道放一个棉球,然后到医院就诊。医生清理外耳道后,用抗生素软膏进行涂抹,一般一周到十天左右,外耳道的皮肤损伤就会逐渐愈合。如果导致了鼓膜的穿孔,鼓膜穿孔比较小,一般观察,防止感染,小穿孔一般两到三周可以愈合。如果穿孔比较大,那需要尽早进行鼓膜修补术。
03:13
在耳骨上打耳洞危险吗
在耳骨上打耳洞有一定的风险。因为在打耳洞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严谨,消毒不严格,如果有感染,耳部的软骨就会造成感染。如果感染控制不好,可能就会导致耳廓的变形,甚至导致整个耳廓软骨膜炎或软骨炎。所以打耳洞的时候一般会选择耳廓的软组织,比如耳垂。那么打完耳洞之后,要进行常规的护理,每天要进行酒精、棉签儿的清理。如果耳洞周围有红肿,要用抗生素的软膏进行局部的涂抹。一旦耳洞本身有脓性的分泌物,要口服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脓比较多,要将耳钉取出来,使耳洞周围脓性分泌物引流出来。
耳结必须要取吗
耳结不是必须要取。耳结就是耵聍,是外耳道皮肤上耵聍腺的分泌物、新陈代谢物、坏死上皮等逐渐堆积而成的,如果耳结比较小,不会有明显的感觉,也不会对听力造成影响,一般会随着咀嚼等动作自行掉落出来,所以不需要将其取出,而且要避免反复掏耳朵,否则会导致耳结更多。但如果耳结比较大,很有可能会导致耵聍栓塞,尤其是耳结堵塞耳道一半的时候,最好能够将耳结取出,避免耳道进水之后,耳结继续膨大,会导致耳道有明显的疼痛,并且会影响到听力。
语音时长 01:14

2021-05-11

95143次收听

耳石脱落能自己复位吗
耳石脱落有可能自己复位,但是在临床上这种几率还是比较小的。耳石脱落到半规管以后,引起的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会出现阵发性的眩晕,尤其是在体位发生变化的时候,眩晕会非常剧烈,治疗主要就是手法复位,但是也不排除有部分患者有可能会自己复位,可以在家中选择做一些能够有助于复位的动作,比较难以把握。手法复位需要将半规管里面的耳石转出来,回到原来的位置,眩晕症状就会逐渐缓解。部分患者如果手法复位效果不是很好,必要时可以借助器械复位。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11

80101次收听

耳神经受损还能恢复吗
耳神经受损是否还能恢复,主要和受损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关。如果耳神经受损目前并不是很严重,只是轻微的水肿或者是挫伤,一般在耳神经受损之后,听力下降不是很明显,主要及时采取治疗,使用营养神经和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是能够逐渐恢复的,也不会对听力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如果耳神经受损比较严重,已经发生了变性或坏死,甚至耳神经完全断裂,是不能够及时恢复的。例如,对于外伤导致的耳神经受损,恢复起来就比较难。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11

79572次收听

02:10
耳朵里有血严重吗
耳朵里有血要根据情况,有些病人比如耳外伤的病人,如果比较轻,可能就是外耳道有皮肤的损伤造成的出血,比较稍微重一些鼓膜的损伤、穿孔造成的出血,但确实有很严重的内耳的骨折或者颅脑的损伤,造成的出血,这时候情况就比较严重。至于比较轻的,像挖耳匙挖耳朵引起外耳道的出血,或者在睡眠当中无意识用手扣耳朵,造成的外耳道里有少量的血,有血痂,这些情况是比较轻度。所以,当耳朵里有血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及时地进行干预治疗。
耳朵流血什么原因
耳朵流血的原因有外伤、感染因素、肿瘤等。一、最常见原因就是外伤,外伤损伤了外耳道,损伤了鼓膜,导致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有的就是星星点点的血渍,有的出血则比较多。二、感染因素引起出血,比如急性中耳炎导致鼓膜穿孔可以出现出血,出血往往是与脓液混合的脓血。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大疱性鼓膜炎,也就是鼓膜本身的损伤、炎症会导致出血。三、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中耳血管瘤、鼓室球瘤和颈静脉球瘤会导致出血,出血量非常大。其他恶性的因素,比如中耳癌,癌组织损伤破裂出。
语音时长 01:39

2020-02-20

52497次收听

在耳骨上打耳洞疼吗
在耳骨上打耳洞是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爱美者不会感觉到明显的疼痛,有部分爱美者在耳骨上打耳洞时会有一些轻微性的疼痛,这是由于对麻药不敏感所致,一般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在耳骨上打耳洞应该慎重一些,因为耳鼓上打耳洞有可能会伤害到人体神经,也极易形成继发性感染,最好是在正规的医院进行。
打耳骨的危害
耳骨的血流量小,血液循环差,对细菌的抵抗能力差,在打耳骨时操作不当或者术后护理不当,就可能会出现瘢痕疙瘩、引起耳软骨炎、导致耳垂发炎肿大,严重时还会影响到听力等。
耳外伤如何治疗
耳外伤的种类有很多种,如果患者是耳廓挫伤则需要在受伤后24小时内冷敷;如果血肿比较严重,则需要进行穿刺抽血;如果是鼓膜外伤,则需要采取抗生素治疗,而且还能预防感染;如果是颞骨骨折,则需要采取颞肌筋膜修补和鼓室成型术。
耳朵疼怎么办
当我们出现耳朵疼痛的情况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就医治疗,一般耳朵出现疼痛感,不一定单单只是炎症影响,可能还包括外耳损伤和外耳道炎症影响。如果不及时找准病因进行治疗,反而会耽误炎症病情,影响病情恢复,造成炎症严重的情况,患者在治疗期间也不可盲目听信偏方治疗。
耳朵后面疼什么原因
耳朵后面疼,如果不是外来冲突引起的,那么很大概率是疾病造成的。外耳疾病和中耳疾病,都会引起耳朵后面疼,比如耳廓外伤,没有及时治疗,受到了感染,从而导致疼痛感越来越强烈。疱疹也会引起耳朵强烈不适、烧灼感。中耳疾病有鼓膜外伤、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等,典型症状包含耳朵疼痛,听力下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