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眼压不高为什么还会得青光眼

发布时间:2022-08-2317108次收听

语音内容:

临床上有一种疾病叫作正常眼压青光眼。眼压处于正常水平,但有青光眼视神经损伤。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是指具有与其他青光眼相似的视盘损害,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及相应的视野损害,未用任何降眼压药物的情况下,24小时眼压均不超过21mmHg,房角结构正常并完全开放,且无其他可能引起上述病变的眼部及全身疾患的青光眼。与遗传因素,血管疾患以及局部解剖因素等有关。
事实上,所谓的常态是相对的。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情况下的眼压是正常的。然而,对于患者来说,这种“正常”的眼压已经是异常的,并且已经造成视神经损伤,所以正常的眼压不一定是青光眼。往往由于血管神经系统的耐受性下降,所以在正常的眼压情况下,还是会出现一些特征性的青光眼的改变。
治疗可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及其他辅助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青光眼的危害有哪些
青光眼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青光眼发病时患者眼压升高,会出现眼睛充血,发红、胀痛、眼部异物感、视力下降、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从而严重的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第二,青光眼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长期的高眼压会对视神经造成压迫,引起视神经萎缩,患者就会出现视野缺损的症状,也就是看东西的范围会逐渐的缩小。第三,青光眼如果进入到病情的晚期,视力也会受到影响,最终有可能导致患者完全的失明。为了避免青光眼的危害,患者应该在确诊青光眼后及时进行治疗,降低眼压。例如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控制眼压,才能够阻止和延缓病情的进展,保住目前残余的视功能。
语音时长 01:09

2021-04-19

82014次收听

青光眼遗传率高吗
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疾病遗传问题。对于青光眼很多患者都觉得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实际上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青光眼遗传率高吗?
青光眼有哪些症状
青光眼有哪些症状?相信这是很多青光眼患者都非常想了解的事情,其实青光眼是指患者的眼内压调整功能发生障碍,使得眼压异常升高、视力缺损、因而视功能障碍,并伴有视网膜形态学变化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下面就由我院的眼科专家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青光
中老年人青光眼会是有何危害
中老年人是一家人关心的主要对象,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双眼视力不可避免的减弱,如果再加上青光眼的危害,中老年人很可能就会有失明的危险。下面就让小编大龄大家了解一下中老年人青光眼会是什么危害。
青光眼术前患者如何护理
青光眼术前患者如何护理?相信很多青光眼患者都会通过手术来治疗青光眼疾病,但由于手术治疗危险性极大,且不能完全治愈,因此建议患者最好运用中医治疗。虽然手术治疗危害性极大,但不乏有人还是选择通过手术治疗青光眼,下面就由我院的眼科专家来为大家
02:25
慢性青光眼的症状有哪些
慢性青光眼没有急剧的表现,所以患者不宜觉察,经常在临床上发现一些患者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视野损害和视力下降才来就诊。虽然患者没有急剧的症状表现,但是他的视野损害会逐渐进展。神经纤维层的萎缩也是在逐渐地变薄,这类患者更容易被患者和医生所忽视,他也可以表现为眼压高、视野缺损、视神经的神经纤维层的变薄,而且患者是在缓慢的进展中。在临床中对于眼压偏高患者要注意,及时地检查视野,要检查前房的状态,要及时地发现慢性青光眼。如果发现了青光眼就要及时地采取积极的药物治疗、激光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措施,让眼压进一步地下降。
03:07
青光眼的分类
青光眼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是患者从出生就发现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是由于眼睛的其它一些疾病继发而来,比如眼底出血,眼内一些炎症,甚至外伤等,或者是白内障加重引起的眼压升高都叫继发性青光眼。老年人最常见的就是原发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又分为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主要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闭角型的青光眼如果发现的比较早,对眼底没有损伤,治疗相对容易。开角型青光眼治疗难度比较大,开角型青光眼持续时间长、患者感觉不明显,发现时往往已经视神经萎缩。建议老年人每年要到眼科去查眼压、眼底,以便及时发现青光眼。
青光眼术后并发症有什么
青光眼手术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术后眼压高,术后眼压低,术后出现浅前房,术后出现新前房,术后出现脉络膜脱离,出现视网膜脱离。1、术后眼压高,说明手术的滤过做的有问题,不成功,所以要通过药物、按摩手法等把眼压降下来。2、术后眼压低,低眼压的危害有很多,如角膜水肿,脉络膜脱离等,需积极处理。3、术后出现浅前房,危害也很大,需要处理。4、术后出现新前房,前房过深等,也需要处理。5、术后出现脉络膜脱离,若不处理,严重时可出现眼球萎缩。6、出现视网膜脱离,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做紧急处理。所以,术后护理非常重要,定期复查很重要。
语音时长 01:28

2020-02-21

55209次收听

青光眼的治疗方法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需要药物降眼压,激光切除;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初期药物治疗,药物控制不住,需要手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先药物治疗,眼药水控制眼压,定期复查,必要情况下选择激光治疗或者是滤过手术;先天性青光眼,婴幼儿手术治疗为主;青少年与开角型青光眼一样治疗;继发性青光眼治疗原发病,降眼压,眼压控制不好,针对病因手术治疗。1、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要局部频滴缩瞳剂,同时联合β受体阻滞剂点眼睛,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迅速的降低眼压,等到眼压降低炎症反应控制后,进一步考虑是做激光切除,还是做其他抗青光眼的手术。2、如果慢性闭角型的青光眼,初期也可以用缩瞳剂或者是β受体阻滞剂局部治疗,如果药物不能控制眼压或者是已有明显视神经损害者,需要做滤过手术治疗。3、另外原发性开角型的青光眼可以先试用药物治疗,局部利用1~2种眼药水,如果能控制眼压在安全的水平可以定期的复查。如果药物治疗不理想,也可以做激光治疗或者是滤过手术,目前最常用的滤过手术是小梁切除。4、先天性的青光眼。婴幼儿型以手术治疗为主,可以通过房角切开小梁切开术治疗;青少年型早期可与开角型青光眼相同,药物治疗不能控制时也可以做小梁切除。5、继发性的青光眼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可以进行降眼压治疗。如果眼压控制不满意,也可以针对继发原因做相应的抗青光眼的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36

2020-02-13

57229次收听

青光眼治疗得好吗
一般来说,对于出现了青光眼的病人来说,自身的情况是需要多加注意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患者处理得当,就能保证自身的视觉恢复,但是已经受损的部位是不能恢复的,青光眼的治疗,是有一定程度可以治愈的,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确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并且要了解其中的症状。
02:39
青光眼有遗传吗
青光眼最通俗的说法就是眼球里面压力太高,把眼睛的组织压坏了。最明显的症状是视神经压坏以后看不到东西。有人到医院看眼病时,觉得眼睛不舒服或看东西模糊,就会产生青光眼是不是会遗传的疑问。大多数青光眼是有遗传因素的,这一类青光眼多数叫做原发性青光眼。有一些人,家里面有其他的人爸爸妈妈或者兄弟姐妹得了青光眼,就一定要到医院去看一看。还有种青光眼跟遗传的因素关系不大,叫做继发性的青光眼或其他类型的青光眼。青光眼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外伤或其他的眼部疾病造成的,这一类型的青光眼和遗传的关系不大。
02:28
青光眼是怎么引起的
青光眼的种类不同,发生的原因也不同。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好发于五十岁以上的群体,主要是由于眼睛房水排出通路堵。眼睛里的房水循环,房水流出的通道叫房角,正常的房角宽,但是青光眼的房角比较窄,房水流出受阻,导致眼压升高,眼压升高导致房角更加狭窄,甚至房角关闭,从而进一步影响眼压升高;开角型青光眼,好发于年轻的患者,虽然房角开,但是排水的微细的结构也异常,影响房水的往出流通,导致眼压升高。总之,青光眼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眼球结构的发育异常导致。
青光眼的危害是什么
青光眼是致盲性的眼病,因此在临床上医生还是非常重视的。青光眼被称为光明的小偷,因为有一些开角型的青光眼发生非常的隐蔽,视野是一点点的缩小,有些患者就是因为如此而无法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治疗。在临床体检的时候,有一些患者眼底可能有青光眼的类似性表现比如杯盘比扩大,或者生理凹陷加深的状况,这时患者要尽可能去医院检测眼压,初步排查青光眼是否存在。这都是因为青光眼是个致盲性眼病,早期不进行干预视力和视野就会持续下降甚至完全失明,这种情况是非常多的。
语音时长 00:58

2019-12-18

56477次收听

引起青光眼的原因
青光眼其实病因很多,平时最常见的叫原发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原因不太清楚,随着年龄增加,在一定的年龄出现了青光眼的改变。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叫开角型青光眼,一种叫闭角型青光眼。比较通俗的讲,即房水流出的通道开口处有没有堵塞,如果开口处没有堵塞,而是里面排水管道堵塞,这种叫开角型青光眼。另外一种是排水的开口处就被堵住,而后面的管道还是通畅的,这种叫闭角型青光眼。这个是生活当中最常见的两种青光眼。当然还有其他类型的青光眼,比如先天性青光眼,孩子出生之后就有眼压升高、角膜变大的情况。还有外来因素,比如有些人受外伤,或者是服用一些会影响房水排出结构的药物,或者是接触一些毒性的物质,都有可能会造成相应的外伤性青光眼,或者是药物性青光眼。
语音时长 01:35

2019-06-04

60078次收听

01:57
青光眼手术后注意事项
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前术后要求不一样。首先要明白做的是哪一类手术,现在青光眼的术式非常多,有最传统的小梁切除术,也有新型微创的抗青光眼手术,小梁切除术术后一定要注意监控眼压,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定期检查,为了防止小梁切除术术后可能短期出现的眼部波动,中期或远期有滤过泡瘢痕化,造成手术效果衰减,甚至消失,此时需要医生及时识别和早期干预。微创手术,对患者的要求更加个体化。建议患者认真听医生交代的注意事项,做好术前术后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