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息肉可以保胆治疗吗

发布时间:2020-05-1552755次收听

语音内容:

有的病人询问胆囊息肉能不能采用保胆的治疗方式?是这样,胆囊息肉我们在临床之中是比较常见的,如果这个息肉是不大于一厘米的,还有一部分就是做B超以后证实不是宽基底的,也就是说有一个细细的根部,细细的蒂,那么胆囊息肉又没有异常的血流信号,而且这种息肉也没有恰恰长在胆囊管的开口,它不会堵塞胆囊管,造成胆囊的排空障碍,也就不会引起胆囊的肿大这种症状。

那么这种息肉如果直径不超过一厘米,我们一般来说不进行手术治疗,也就可以采用一些保胆的这样的一些治疗,根本就不去做手术,自然就把胆囊保护住了。那么保胆的治疗就要采用一定的饮食和药物的方式,饮食上要注意减少油脂的摄入。另外一个要进行规律的作息生活时间和规律的饮食,定期吃早饭,晚饭时间不能过晚。

另外一个减少饮酒,减少肉质的这种摄入,就会造成胆囊息肉的发展、发生就比较缓慢。必要的时候,配合一些中药,包括一些消炎利胆的一些金胆片、消炎利胆片等等,改善胆汁的功能,有可能减少息肉的一个生长。

那么一旦出现胆囊息肉超过一厘米了,有手术的指征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采用一些保胆的手术方式,超过一厘米一定要进行手术了,那么手术就可以采用保胆取息肉的手术。但是保胆取息肉的手术,一定要术中证实息肉是胆固醇性的息肉,而且没有任何可疑癌变的区域,要把它切干净才可以把胆保下来,那么这种手术的方式,不是作为临床首选的,只是作为一个比较次选的或者是慎重选择的方式,所以保胆指的是这两方面的一个选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胆囊息肉会遗传不
胆囊息肉会遗传吗?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胆囊息肉在病理上有良性息肉和恶性息肉之分,它的出现严重干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学习,有些人不免担心该疾病会遗传,那么,胆囊息肉会遗传吗
经常生气会不会引起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形成的原因是比较多的,女性们要多注意一下。大家都有必要多了解下胆囊息肉的相关知识。下面,就让专家们来为大家介绍下,胆囊息肉形成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多更好地了解胆囊息肉形成的原因。
胆囊息肉主要的症状有什么
胆囊息肉患者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只有在例行体检时才会被查出.临床研究显示,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部轻度不适,合并有胆囊结石时还可出现胆绞痛.
胆囊息肉的危害有多大
大家都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那就是下水道堵塞起来,水就留不下去了,房间里面就会聚集很多的水。同样的道理,胆管里面如果存在息肉的话,胆汁就会留在胆囊内,就容易诱发细菌感染,而后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多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胆囊息肉会引发哪些危害吧!
胆囊息肉患者寿命有几年
胆囊息肉患者寿命有几年?相信我们大家都有听过胆囊息肉这种病,在国内这种病的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虽然对人体不会有太大的危害,但是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及时控制病情的话,对人体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患上胆囊息肉,大部分的人都会想到切除,那么胆囊息肉切除能活几年
胆囊息肉癌变几率有多大
不是以胆固醇为主的胆囊息肉长的比较大的情况下,是有一定癌变的可能性的,胆囊息肉不超过一厘米癌变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胆囊的息肉大体上可以分成最主要的分成两大种,细分还可以分成7-到8种。对于胆固醇性的息肉,是占有胆囊息肉最大成分的一个比例的,可能能占到85%甚至以上。这种息肉的成分跟胆囊结石很相近,以胆固醇为主,这种息肉往往一般是很难癌变的。其包括炎症性的或者纤维性的这样的息肉不是以胆固醇为主的,胆囊息肉比较大,是有一定癌变的可能性的。在临床医师在判断胆囊息肉的成分的时候,很难通过术前的B超以及CT或者核磁的检查,以及其更有效的手段来鉴别的成分。主要是以形态和大小,如在胆囊息肉不超过一厘米的情况下,临床的数据还是很少见到小息肉有癌变的可能性的,所以一厘米是患者可能要记住的一个坎。另外一个,如果息肉的形态是那种根部也就是蒂部比较狭小的,不是那种宽基底的,也没有引起局部的胆囊壁增厚的这样的情况,癌变的几率也相对是比较小的。所以患有胆囊息肉的病友不要过度的焦虑,一个要看的B超下的一个形态是否宽基底,还有一个就要看的大小是否超过了一厘米,有没有异常的血供等等这些形态。
语音时长 02:04

2020-05-15

61001次收听

胆囊息肉如何自愈
胆囊息肉一般极少自愈,假性息肉如胆囊胆固醇性息肉可在体内胆红素代谢水平恢复正常后自愈,而真性息肉不会自愈。胆囊息肉是肝胆外科门诊最常见的一类疾病。部分假性胆囊息肉,如胆囊胆固醇性息肉,是指胆固醇的结晶附着在胆囊上,与体内胆红素代谢水平的变化有关,尤其常见于妊娠妇女,早期由于胆汁淤积可出现症状,但妊娠结束后症状可消失。而真性息肉,比如腺瘤性息肉不会自愈。该类息肉本身存在确实的细胞成分,是由胆囊黏膜层发展而来,需要密切随访,警惕癌变风险。根据临床经验,一般超过1厘米以上的息肉的癌变几率会明显增加。因此若息肉超过1厘米建议进行胆囊切除手术。但同时需要根据息肉在B超检查中的表现、性状以及有无合并肿瘤标记物升高、临床症状等一系列综合因素。
语音时长 01:51

2020-03-18

70519次收听

胆襄息肉有哪些症状
胆襄息肉的症状有轻重,可伴有反复的胆囊炎发作,可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大多数的胆囊息肉,是在查体的时候发现,没有任何的不适症状。有的胆囊息肉合并了胆囊结石、胆囊炎,其表现的症状,也不是由于息肉引起,而是由于结石堵塞胆囊管,或者是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而出现腹痛、发热。除胆囊息肉,在胆囊颈部可能会堵塞胆囊管,引起胆绞痛之外,大多数的胆囊息肉无症状,或者是症状轻微,或者是其症状和胆囊息肉无关。少数的胆囊息肉,如腺瘤性息肉,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其基底较宽,直径较大,内部有血流,生长速度比较快,存在潜在癌变的风险。对于腺瘤性息肉,即使没有症状,也是建议外科手术治疗。对于胆囊息肉的诊断,症状并不是主要的依据,而是要通过观察其变化,判断其性质,以及对于胆囊息肉是否合并有其胆囊系统疾病来进行综合的判断。一旦确诊为无论是胆固醇性的息肉,还是对于胆囊有潜在影响的其疾病,都要注意饮食中低脂、低热量,以及定期的体格检查。
语音时长 02:54

2020-02-21

62391次收听

02:40
胆囊息肉怎么自愈
胆固醇性息肉可以自愈,腺瘤性息肉不会自愈。需要对其进行鉴别诊断判定它是胆囊胆固醇性息肉还是腺瘤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与体内的胆红素代谢水平的变化相关,尤其在妊娠的妇女中,早期会有胆汁淤积、淤胆的表现,等妊娠结束之后,这种症状就会消失,所以胆固醇性息肉是可以自愈的。腺瘤性息肉是不会自愈的,因为这种息肉是由细胞成分在胆囊黏膜层发生发展来,需要密切随访、警惕它癌变的风险,临床上对于这类息肉,如果超过一公分,癌变的几率就会明显增加。所以在大部分临床中心是将这种息肉以一公分为界,如果超过一公分就会建议进行胆囊切除手术,但也不是绝对。需要根据息肉B超下的表现、性状以及有没有合并肿瘤标记物的升高,有没有合并临床症状等一系列综合因素来考虑是否需要外科处理。
01:49
胆囊息肉怎么自愈
很多人都会提这个问题,胆囊息肉能否自愈,回答呢是不太可能,那么胆囊息肉,从他的分类我们可以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那么后两者其形成的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清楚,而且呢,腺瘤性息肉有发生潜在恶变的风险,所以呢,如果是影像学检查,怀疑为腺瘤性息肉其不可能自愈,而需要外科手术进行干预,胆固醇性的息肉往往是和我们的饮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那么对于肥胖人群,特别是经常不运动,饮食结构不合理,经常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人群,我们建议呢,要进行改善,包括戒烟,戒酒,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改善饮食结构,那么,对于胆囊息肉的生长还是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01:55
胆囊息肉多大需要手术
胆囊息肉非常常见,那么有的是单发有的是多发在超声的时候可以进行检查。那么我们对于胆囊息肉的治疗原则要根据其胆囊息肉的性质,生长速度,有无癌变风险来进行判断;如果说从息肉大小来讲,那么超过一公分的无疑呢是具有手术的指征。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有关胆囊息肉的治疗指南,都把胆囊息肉大于一公分作为手术的一个指征。那么对于很多年轻人由于多数胆囊息肉为胆固醇性,所以呢,我们建议对于超过一公分的多发胆囊息肉,通过进一步检查来确认其性质,如果属于胆固醇性息肉,则可以继续观察,而如果属于腺瘤性息肉,息肉越大,其发生癌变的风险就越高,那么腺瘤性息肉超过一公分则建议积极外科手术治疗。
03:27
胆囊息肉原因
导致出现胆囊息肉的常见原因有饮食因素,生活方式和炎症。胆囊息肉病变发生与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和排毒器官,但随着近年在饮食方面过多食用了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使得胆囊息肉的发病率进一步升高。常见因素考虑以下几种:一、若患者饮食没有规律,尤其不吃早餐,胆汁滞留时间过长刺激胆囊壁形成息肉。二、熬夜、酗酒、抽烟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会使胆固醇增高。三、胆固醇摄入过多可能会造成胆固醇沉淀,从而形成胆固醇息肉。
胆囊息肉是什么
胆囊息肉是胆囊内的胆固醇成分呈过饱和状态析出,形成这种胆固醇结晶。胆囊息肉临床上叫做胆囊息肉样变,因为胆囊息肉有不同的类型:一、真性的息肉,就是胆囊壁、胆囊粘膜形成炎性的息肉。二、是腺瘤样的息肉,从胆囊壁上突起一个实性的结构。如果是腺瘤或者是腺肌症、炎性息肉,如果慢慢增大有可能会发生恶变。所以,如果胆囊单发息肉逐渐增大,达到将近一公分左右,就需要积极进行手术切除治疗。从超声上来看,表现为稍强回声或者是强回声;或者是密度比较低,可能也表现为等回声。胆固醇结晶贴附在胆囊壁上,有时是可移动的,附在胆囊壁上,是不移动的。所以,这种息肉样变从影像上,有的时候并不能完全区别。一般建议有比较大的息肉,一定要进行定期的随访来观察,严格的把握手术时机;以避免发生胆囊息肉恶变以后,发生胆囊癌。
语音时长 02:03

2019-01-14

64307次收听

01:47
胆囊息肉病人平时注意什么
对于患有胆囊息肉的病人来说,平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首先是需要进行低脂饮食。低脂饮食指的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胆囊息肉的患者,应该要少吃油腻的东西,对于烧烤类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比如说一天三餐,在早晨吃油腻的东西,到中午和晚上,就要尽量少吃。还有患上胆囊息肉的患者,应该时常去进行监测,因为息肉的手术指征,主要是和息肉的大小有关系。所以,要时常去医院进行彩超检查,观察息肉的变化,如果息肉的大小超过一公分,或者是在短期以内,比如以三个月为界,息肉的生长速度超过0.1公分,就可以认为息肉的生长速度比较快,这两个指征,都是胆囊息肉出现恶变的表现。所以,胆囊息肉的患者,需要早期就医,让大夫去判别是否需要手术。
胆囊息肉必须治疗吗
真息肉如果长到一定程度容易有癌变的问题。分两种情况,一个是结石早期一段时间,不到一公分的时候,可以观察,比如用药,患者的低脂饮食,改变例如早上不吃饭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些结石的早期能够恢复。当胆囊息肉,差不多一公分的时候,这时建议积极治疗,就做胆囊切除。
语音时长 01:33

2018-06-29

65129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