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安宫牛黄丸如何吃效果好

发布时间:2020-08-1360649次收听

语音内容:

安宫牛黄丸如何吃效果好,使用安宫牛黄丸时,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病情,来选择不同的服用方法,以使药物最快发挥最大药效。患者清醒时,建议用温开水化开后服下。如果患者昏迷无意识、无呕吐、呼吸正常,可以用温开水把药化开,采用点舌或鼻饲的方法。点舌法是将药物厚厚铺在舌面上。鼻饲是把胃管经鼻腔放置入食管中,药物沿胃管直接注入胃中。服药前后1小时,可鼻饲流质,比如米汤、牛奶、肉汤等以加强营养,保护胃气。如果患者昏迷伴有呕吐、呼吸障碍,可考虑肛门给药。需要注意的是,服用前要除去表面的蜡皮、塑料球壳和玻璃纸。

另外,有些安宫牛黄丸表面附有金箔,大家服用的时候,注意不要把金箔去掉。因为安宫牛黄丸传承传统手工裹金技术,金箔能加强镇心、定惊、安神的作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42
丁桂儿脐贴怎么贴
丁桂儿脐贴是种中药制剂,有缓解儿童消化道症状、驱寒、辅助治疗的作用,通过把贴剂贴到孩子的脐部来缓解症状,一次可以维持12小时左右,孩子对丁桂儿脐贴也比较容易接受,因为不用口服药物,能避免吃药的痛苦,同时维持的时间也比较长。但是如果出现皮肤的过敏反应,要记得及时更换,不要过长时间使用,另外发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所有腹胀腹泻它都能够完全缓解,如果贴后无效,应该及时就医诊断,对症处理。
吃黄芪红枣会高血压吗
高血压患者可以吃红黄芪、红枣,不会引起高血压。黄芪,具有提高和促进免疫力的功能。具有保肾、利尿、抗菌和抗病毒作用,还具有抗疲劳、抗氧化、抗辐射和抗衰老的作用。红枣具有补血、健脾、开胃的作用。吃黄芪、红枣有利于患者健康,高血压患者饮食方面,主要以清淡为主,低盐、低脂、低热量,不要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平时可以多吃蔬菜和水果,例如芹菜、苹果、胡萝卜等等。作息规律,不要熬夜,高血压患者要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不要私自停药、换药、以免引起不良的后果。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03

59514次收听

补肺中药
我们肺虚有要偏于补肺气的药,偏于补肺气的药有党参、黄芪、冬虫夏草、蛤蚧、山药等等这些药,这是偏于补肺气的。对于这种肺气不足、气短、乏力、容易感冒这种情况,可以选这些药,或者说一些慢性的咳嗽、支气管哮喘,但不是在疾病的发作期,平时可以用一些补药,如果说是偏于肺阴不足、偏于润肺的药,我们有天冬、麦冬、黄精、百合、玉竹、银耳、沙参、西洋参等等,这些药都是有滋阴润燥作用的,像滋阴润燥的所有的这些药,我们都是可以用它来煮水或者炖梨等等都是可以的。它有滋阴润肺的作用,至于说到对肺有好处的药,比如说有一些人,他经常有咳嗽、咳痰这种情况,所有有治咳、化痰作用的这些药,它都是对肺有好处的。比如像有肺热的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选到银花、连翘、板蓝根、桔梗、还有像桑白皮、黄芩、瓜蒌、石膏、折子等等这些药,它都是具有清肺热的药。像这些咳嗽,如果说伴有咳黄痰这样的,我们都可以选用这种清肺热,来止咳化痰这样一些药。至于说要是想选一些中成药,比如说肺阴不足的这种中成药,市面上能够买到的一些,养阴清肺散或者是养阴清肺饮,像川贝枇杷露等等,这些都是可以选用的。
语音时长 01:58

2020-02-27

64787次收听

藿香正气液作用
相信很多人多藿香正气液具有去暑的功效,但是曲艺其他作用相信很多人不够了解。其实藿香正气液除了去暑还具有抗菌消炎、调理肠胃、驱蚊、防晕车、止腹泻等作用,是一种非常好的中成药物。
阿莫西林能和中药一起吃吗
阿莫西林常用剂型有片剂、胶囊剂等,一般可以将阿莫西林和中药一起吃,但是需要注意用药搭配。具体分析如下:
岩豆藤根的功效
岩豆藤根是一味生长于我国南方的中草药。岩豆藤其叶片为椭圆形,而且根部可以入药,其药用价值极高。具有补血活血、祛风活络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各种贫血、外伤性出血等疾病。除此之外,对于四肢无力、风湿病痛以及跌打损伤等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02:13
肉桂的功效与作用
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经通脉。肉桂味辛甘性大热,他归肾脾胃心和肝经。它的功效有这个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的功效。主治阳痿宫冷、腰漆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旋晕怒斥、心浮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以及痛经经闭。第一,临床上的主要用于男性或者女性方面的疾病,比方说男性性功能的问题和女性月经方面的问题。第二,肉桂能够治疗虚阳上浮、眩晕目赤这种症状;主要是用治疗高血压引起的这种头痛、耳聋、目赤还有种头晕或者是这种眼睛发花,肉桂也能够很好的改善高血压相关的一些疾病。第三,就是这个肉桂可以用于治疗一些消化系统的这个疾病,比方说治疗胃溃疡引起的这种肚子痛还有这个恶心呕吐、腹泻等,用肉桂也能够改善上述这些症状。
02:17
黄精的副作用
助失血、湿邪连绵不除。黄精可以补脾气和脾阴,还有润肺、益肾精的作用。黄精性质平和,作用也比较缓慢,可以作为久服滋补的药。但是黄精性质是很滋腻的,容易助失血,凡是有脾虚有湿、咳嗽痰多的患者就不宜服用了,对于这个脾虚有湿,这样的患者服用以后会导致大便不成形,滋腻助湿以后导致湿邪连绵不除。但是黄精总的来说还是一味非常好的可以补益延年、提高免疫力,又可以补肺又可以补脾又可以补气,这样的一个非常好的药。出现了咳嗽痰多或者正是咳嗽痰多的人群服黄精以后会加重症状,导致这个疾病延绵不愈,医生不建议服黄精。如果有腹泻的患者就要慎服或者与其他的药物搭配再进行服用。
02:18
鱼腥草会伤肾吗
鱼腥草伤肾的临床报道没有发现过。临床中鱼腥草还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为多,也有少部分人肌肉注射,把鱼腥草提成针剂后肌肉注射。会有一些药物性皮炎、神经炎,过敏性休克的报道,但是对肾功能的损伤目前没有发现,或者是没有观察到。从理论上讲鱼腥草这个药它是清泻肺火的,体质一定要有肺火、肺热痰火的状态,用它就没事。若是体质偏虚寒、肾阳虚,或者是肾阴虚、肾气偏虚,肾功能本身不完整的,又没在辨证理论指导下服用,就会影响患者的状态。鱼腥草作为口服药,短期应用,对人体的影响还是非常小。鱼腥草在一些城市作为食物或是小菜来吃,也没有出现大面积的肾功能问题的报道,所以鱼腥草对肾功能应该是安全的。
孕妇可以喝板蓝根吗
孕妇是可以喝板蓝根的,但是需要根据面诊医生的嘱咐来,不能自己随便乱喝。不过孕妇最好还是少喝板蓝根,就算是板蓝根喝多了,也会有副作用。所以说板蓝根不会对孕妇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为了预防感冒,增强抵抗力,孕妇应该通过一些物理的方法来治疗感冒的问题,而不是依赖药物。预防感冒孕妇需要合理的饮食,平常可以多吃一些鱼类,瘦肉和鸡蛋,为身体补充蛋白质。同时还要适量的运动,平时可以散散步,多参加户外的活动,从而可以有效的增强抵抗力,防止感冒的发生。尤其在寒冷的季节,外出一定要做好防寒的措施。
语音时长 01:35

2019-10-14

59620次收听

枸杞功效和作用
抗衰老、抗癌、抗疲劳、调节血脂。抗衰老。免疫衰老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枸杞多糖能够明显地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抗肿瘤。枸杞多糖不仅是一种调节免疫反应的生物反应调节剂,而且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发挥抗癌作用。抗疲劳。枸杞多糖能够明显的增加小鼠肌糖原、肝糖原储备量,提高运动前后血液乳酸脱氢酶,对消除疲劳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调节血脂。枸杞能够有效的降低患高脂血症的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具有明显的降血脂、调节脂类代谢功能,对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积极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33

2019-10-14

56088次收听

人参和太子参两者的区别
人参和太子参是容易被类比的一个药,为什么?因为它们都叫参,而且都有补气的作用,但是它们是完全不同的植物,首先它们不同科,人参是五加科的植物,而太子参是石竹科,它是一个叫孩儿参的这么一个植物的块根,所以补益作用不一样,人参是大补元气,太子参在补益的时候有滋阴的作用,所以不属于温补的药物。其次它们的功能主治有区别。在使用的人群上有区别,人参大补元气,对一些身体虚弱的患者经常服用,但是太子参属于人参温补之力,不能耐受人参温补之力的患者可以使用。它有一个俗称叫孩儿参,一些儿科用药里面会常用到太子参。儿科用的中成药,比如像健胃消食片,所以小孩用的比较多,那么它在成年人用药的时候,也常用它加大剂量来替代人参的作用,虽然不能完全替代,但它的补气作用可以起到临床疗效。最后,中药的十八反“诸参辛芍叛藜芦”,但是这个参里包括太子参,因为太子参和人参不是同一类的品种,所以十八反它不需要反。
语音时长 01:47

2019-08-26

52252次收听

艾蒿治什么
艾蒿又叫艾草,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草药。艾蒿在农村的田地间是很常见的。艾蒿具有止血、抗毒、抗病菌的功效,可以用来治咳嗽、治月经不调、治霉菌性阴道炎,还可以用来治流鼻血,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
02:08
中药蛇床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蛇床子的功效与作用可以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不仅属于杀虫止痒药,也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中药蛇床子是蛇床子成熟干燥的果实。性味辛温。归经于肾经。临床当中常用于几种情况:一、由于肾阳不足导致宫冷不孕,腰膝酸软,下肢无力,阳痿早泄等症状。二、阴部的瘙痒,疥疮,疥癣还有湿疹的瘙痒。蛇床子不仅可以煎服还可以碾成末涂于皮肤病变的部位外用,如果口服蛇床子的过程中出现头晕、恶心、心悸的症状需停止服用。
中药路路通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这种路路通的中草药药物,患者如果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对药物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保证病症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般情况下路路通的药物有很好的功效和作用,尤其是对于关节疼痛的病症,皮肤病症,还有女性的月经异常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