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嗜碱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发布时间:2021-05-2074549次收听

语音内容:

嗜碱性粒细胞偏高的病因比较多,具体是哪种因素引起,需要结合其他临床症状,配合医生做进一步检查确诊。比如,如果出现皮肤瘙痒,同时伴有荨麻疹等症状,就可能是因为接触某种过敏源,引起身体出现过敏反应后,导致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升高。

如果身体出现发烧等症状,血常规检查出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升高,同时伴有嗜碱性粒细胞偏高。说明是身体感染某种病菌,因为发生感染性疾病,引起嗜碱性粒细胞偏高。

还有些人如果患有某些血液系统疾病,比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或者或者骨髓纤维化疾病等,也会引起嗜碱性粒细胞偏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白细胞计数偏高是什么原因
白细胞计数偏高可能是由感染、炎症、应激反应、血液病或药物因素等引起。常见原因包括细菌感染、过敏反应、剧烈运动后生理性升高,以及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
血小板高的原因及危害是什么
血小板升高的原因有两大类,一个就是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血小板升高;另一个就是非血液系统疾病继发的血小板的升高。血液系统疾病最常见的,还是骨髓增殖性肿瘤引起的血小板的升高,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这些骨髓增殖性肿瘤,常可见血小板很明显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的升高。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也常继发,血小板很明显的升高。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包括一些慢性的炎症,一些风湿免疫系统的疾病,一些其他系统的肿瘤,也可以引起血小板的升高,但多数都是轻度的升高。血小板升高有什么危害,血小板过高的情况下,容易引起一些血栓栓塞性的疾病。但是往往这时候血小板计数都是大于600×109/L,特别是血小板大于1000×109/L以后,血小板的过高引起血栓的情况就更多见。
语音时长 00:55

2021-12-30

73704次收听

同型半胱氨酸50μmol/L怎么治疗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正常范围是5-15μmol/L,如果同型半胱氨酸50μmol/L,可以诊断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型半胱氨酸偏高对身体的非常有害处的,可以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和各种心血管、脑血管病变有密切关系,而且也和老年痴呆的发生有一定联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可以积极补充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3、维生素B12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些成分是分解高同型半胱氨酸相关酶的一些辅助因子,能够提高同型半胱氨酸分解酶的活性,这样就可以促进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分解代谢,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此外注意日常饮食结构的调整,均衡饮食,保证营养的全面,尽量少吃各种肉类、高脂肪和胆固醇类的食物,平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不要喝酒吸烟,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作息,对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是有一定帮助的。积极控制一些高危因素,例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是密切相关的,而且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饮食过程中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缺乏,容易导致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分解减少,积聚过多;此外各种肾脏疾病的终末期,影响同型半胱氨酸的排泄,也会造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语音时长 01:37

2021-12-30

87574次收听

淋巴细胞绝对值低什么原因
白细胞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计数的绝对值为(0.8-4)×10^9/L,如果低于参考值下限,就是淋巴细胞绝对值偏低,可能的原因有:第一,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时血象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都会下降,此时淋巴细胞绝对值会明显下降。慢粒型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的患者,淋巴细胞绝对值也会相对下降。第二,免疫细胞缺陷性疾病,如艾滋病,艾滋病病毒专门攻击淋巴细胞,所以艾滋病患者的淋巴细胞绝对值也会下降,尤其是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第三,严重的细菌感染,会伴有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此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会显著升高。第四,使用一些具有细胞毒性的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或环磷酰胺等烷化剂、肿瘤患者使用化疗药物后,都可能影响骨髓造血,骨髓抑制状态下,进行血常规检查也会有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的情况。第五,放射线的损伤也可能造成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特别是因为疾病要进行放射治疗的人群,淋巴细胞计数偏低,另外一些长期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久而久之也可能有淋巴细胞的计数下降。淋巴细胞绝对值明显下降时,建议去医院血液科就诊,医生根据既往史、临床症状、家族史等情况,进行进一步检查来寻找病因,如做外周血涂片、骨髓穿刺检查、基因核型检查等。
语音时长 02:33

2021-12-30

82254次收听

02:41
血清淀粉样蛋白a240严重吗
血清淀粉样蛋白a是一种急性相蛋白,是一种炎性疾病急性反应期间的特异性指标,正常值在100以内,当人体遭受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引发严重时,肝脏合成的血清淀粉样蛋白会有升高。如果目前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数值在240左右,应该是比较严重的,此时算是明显升高,考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可能。第一,最常见于的就是细菌和病毒感染,如新生儿脓毒血症、菌血症;敏感菌引起的呼吸、泌尿或者消化道感染,都会伴有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升高;各种病毒性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EB病毒等,都会造成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显著升高。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特点基本一致,通常在感染后6-8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左右达到高峰期。积极抗感染或者抗病毒治疗7-10天后,该急性相蛋白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第二,移植排斥反应,如肾脏移植手术后,也会出现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显著升高,和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一定关系。第三,肺结核病人也会有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升高,此时也会伴有肺结核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如午后盗热、夜间盗汗、刺激性咳嗽、咳嗽带痰等。第四,见于一些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浓度会呈现慢性升高状态。第五,冠心病的活动期,有些患者也会出现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升高。
02:56
嗜酸性粒细胞高是怎么回事
嗜酸性粒细胞高是外周血中白细胞的一种类型,占白细胞总数的比例是1%-5%。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在临床主要见于两方面的疾病,一方面是属于迟发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过敏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湿疹、过敏性紫癜等疾病;迟发性变态反应疾病往往和接触过敏原有关系,此时血常规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是明显升高的,可以作为过敏性疾病初步诊断的一个指标。另一方面是寄生虫感染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的情况下,如原虫、儒虫、血吸虫、绦虫的感染,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也会增高。此外,如果嗜酸性粒细胞增高非常明显的话,有可能是属于血液系统疾病,如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细胞增多症。外周血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林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其中嗜酸性粒细胞是一种染色呈现酸性的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与人体的免疫反应息息相关,无论是在迟发性变态反应性疾病,还是在各种寄生虫感染的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都会有一系列的抗原抗体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会出现明显升高的情况。如果嗜酸性粒细胞偏高,建议结合血常规检查中其他白细胞的变化情况进行判断,同时结合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人体的相关症状表现,既往病史等进行病因判断,确诊病因后积极进行治疗。
01:44
血红蛋白低吃什么补的快
血红蛋白低就是贫血。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缺铁引起的贫血,需要补充铁剂。食物中动物性蛋白,特别是猪肝、猪血、内脏里含有的动物性铁较丰富,也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再配合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治疗,有一定的作用。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缺乏,同样可以引起贫血。叶酸在一些蔬菜、水果、谷物中含量较丰富。而维生素B12在动物内脏中含量较丰富,可以针对性的补充。出现贫血后,首先建议到血液科就诊,明确引起贫血的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药物和食物治疗。
01:43
平均血红蛋白量偏低是什么原因
平均血红蛋白量偏低的病因包括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炎症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为典型的小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除平均血红蛋白降低以外,还可见到平均红细胞体积降低、平均血红蛋白含量降低,通过有效的补铁治疗,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可以迅速恢复正常范围。地中海贫血由于血红蛋白肽链合成障碍,也可以导致平均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炎症性贫血是由于体内存在慢性疾病,导致铁的利用障碍。发现平均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时,建议到血液科就诊,根据病因进行有效治疗。
03:05
嗜酸性粒细胞偏高会是什么病
嗜酸性粒细胞偏高,包括反应性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以及高嗜酸细胞血症。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多一般是在0.5到2.0×10^9/L之间,此时的增多水平更多的,怀疑是一种反应性的嗜酸细胞增多症,如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还有皮肤过敏性皮炎,以及湿疹,还有寄生虫感染、热带病等。当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到一定水平,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疾病,如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此时医生会去找造血系统本身的疾病,是不是存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嗜酸细胞性白血病等疾病。
嗜多色红细胞什么意思
嗜多色红细胞,是指的一种未成熟的红细胞。这种红细胞刚刚脱落细胞核,细胞的体积比正常细胞偏大,细胞浆中含有较多嗜碱性着色物质。染色后会出现灰蓝色或者灰红色。正常情况下,人体外周血液中,一般只可以看到很少数的嗜多色红细胞。做血常规检查,嗜多色红细胞的比例大概是1%。如果超过正常值,说明身体有可能患有某种溶血性疾病,比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或者是因为身体发生急性失血后出现的症状。需要配合医生做进步检查,确诊后尽早对症原发性疾病,避免引起其他并发症。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0

67605次收听

献血小板有什么好处
捐献血小板是一项公益的活动,它不仅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对捐献者自身也有一定的好处。它可以刺激骨髓造血,降低血液的粘稠度,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且捐献完后血小板可很快恢复正常。
高粘滞血症有什么症状
高粘滞血症患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头晕,尤其是在清晨时头晕严重。其次,患者也会出现午后犯困,且无法自行控制。另外,患者在突然下蹲时,也会出现气短,而且主要原因是由于肺部、脑部等器官出现缺血缺氧性症状所致;视力模糊也较为常见,尤其是病症较为严重的患者。
输血发热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输血发热可能是免疫反应、致热源影响、溶血反应等原因引起的,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献血有什么注意事项
不管是在献血前还是在献血之后,都需要注意个人的护理,才能够让身体更好地恢复。虽然献血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稍不注意还是会导致针口的感染而出现其他的疾病。因此在献血之前需要注意好饮食,以及多进行休息。而在献血之后更是需要注重休息,保护好针口。在献血之后针口需要进行保护,防止细菌的感染。
血小板疾病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疾病分为血小板减少和增多两类疾病。人体血液系统有三个最主要的组成成分,即红血球、血小板和白血球。血小板在人体里最主要的是凝血的作用,身体任何地方出现了破损,血小板会把伤口堵上,不至于流血过多,所以血小板是人体非常重要的生命的保护屏障。
语音时长 01:02

2018-09-30

63620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