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发热的原因
输血发热可能与输血反应、感染、过敏反应、溶血反应、体温调节异常等原因有关。输血发热通常表现为寒战、高热、皮肤潮红等症状,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处理。
1、输血反应
输血反应是输血发热最常见的原因,主要由于供血者与受血者血型不完全匹配或血液成分异常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发热伴寒战,体温可快速升至38摄氏度以上。轻度反应可通过减慢输血速度缓解,严重时需立即停止输血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输血前严格交叉配型可降低发生概率。
2、感染
输入被细菌污染的血液制品可能导致感染性发热,通常在输血后1-2小时内出现高热、血压下降等表现。需立即停止输血并留取血样送检,同时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广谱抗生素治疗。严格执行血液储存条件和输注前检查可有效预防。
3、过敏反应
受血者对供血者血浆蛋白过敏可能引发发热反应,多伴有皮肤瘙痒、荨麻疹等症状。轻度反应可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严重过敏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液。有过敏史者输血前可预防性使用抗组胺药物。
4、溶血反应
急性溶血反应多因ABO血型不合引起,表现为腰背痛、血红蛋白尿伴高热,需立即停止输血并碱化尿液,必要时进行血浆置换。严格执行输血前双人核对制度可避免人为差错导致的溶血反应。
5、体温调节异常
快速输入大量低温库存血可能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导致一过性体温升高。可通过血液加温输注预防,出现发热时可物理降温。老年患者及婴幼儿更易发生此类反应。
输血后出现发热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监测体温变化并记录发热特点。保持输液通路通畅,补充足够水分促进代谢。发热期间宜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剧烈活动。若出现寒战高热、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完善血常规、血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因。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服用退热药物掩盖病情。
相关推荐
01:40
01:50
02:57
03:01
0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