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足疼痛能治吗

发布时间:2021-04-2093563次收听

语音内容:

临床上,糖尿病足疼痛可以通过相应的药物治疗,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糖尿病足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因为存在下肢血管硬化闭塞,可出现缺血性疼痛。患者往往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夜间静息样的疼痛。此种情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抵御介入,疏通血管治疗,改善血供可以使患者疼痛缓解。糖尿病足患者因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而引起的疼痛,往往见于感觉神经损伤而引起。可出现双足针扎样的疼痛,针刺这样的疼痛往往为夜深人静时足部疼痛更为明显。往往会影响患者的睡眠,临床上需要给予积极的控制。

血糖达标,控制血糖,平稳,减少血糖的波动。以减少对神经损伤的加重。积极的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比如甲钴安、依帕司、他硫辛酸等药物治疗有一定的疗效。患者如果疼痛较剧烈,影响患者的情绪,可以给予抗抑郁的药物治疗,比如普瑞巴林等药物治疗,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哪些药是用来治疗糖尿病足的
哪些药是用来治疗糖尿病足的呢?糖尿病足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这种疾病的出现后果不堪设想,甚至还会因为没有及时正确的治疗而让患者们丧失双腿,那么,一旦患上了糖尿病足哪些药可以用来进行治疗呢?
糖尿病足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患上了糖尿病足的饮食禁忌有哪些呢?因为糖尿病足这种疾病的出现需要对饮食严格控制,毕竟这种疾病的出现也是因为患有糖尿病导致的,因此患者们对于日常的饮食禁忌需要了解清楚才行,那么患上了糖尿病足的饮食禁忌有哪些呢?
糖尿病足应该如何预防
糖尿病足应该如何预防呢?对于这个问题很多朋友可能都不了解,很多人可能都觉得糖尿病足这样的疾病是不会落在自己身上的,现实生活中糖尿病足的发病率近年来一直在提高,所以我们还是要重视这个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糖尿病足应该如何预防。
糖尿病足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糖尿病足好发人群是病程较长且控糖并不理想的高龄糖尿病患者,如果糖尿病患者长期吸烟,足部有老茧或鸡眼,并发糖尿病足几率也会增加。
02:41
糖尿病足有什么症状
早期患者没有任何感觉。随着病变发展,患者下肢皮肤和足部会反应迟钝,发冷、发凉,出现麻木感。容易发生局部感染,出现皮肤溃破。严重时,局部皮肤会发紫、发暗、发白。糖尿病足是由于血糖控制不好,造成足部皮肤溃破。糖尿病足早期,患者可能没有任何感觉。随着病变逐步发展,当神经受到损伤的时候,患者下肢皮肤特别是足部感觉比较迟钝,有麻木感,局部的疼痛,对于温度感觉比较迟钝,会觉得皮肤发冷、发凉,对于皮肤的刺激不敏感,特别是当受到针刺之后,由于不敏感,患者不介意,容易发生局部感染,出现皮肤溃破,出现糖尿病足。局部可能会有疼痛,患者走路的时候,出现间歇性跛行。随着病变进一步加重,足背动脉、胫后动脉,由于血糖升高,造成动脉内膜损伤,造成动脉闭塞或狭窄,这样会出现局部皮肤发紫、发暗或者发白,形成水泡,形成溃破,造成组织坏疽或感染。
糖尿病足有什么表现
典型的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的神经病变同时伴有感染,当然感染情况不一样,糖尿病足分级一般分为0~5个级别,0级指的是高危足,出现足部以及下肢的皮肤菲薄,颜色变暗,或者有胼胝等等。根据感染不同情况,出现下肢分泌物增多,皮肤溃破,溃疡,严重的有可能出现肌肉骨骼,甚至发生骨髓炎。一般表现为疼痛,麻木,冷凉甚至刺痛,有的黑色坏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疼痛比较明显。这种情况需要查下肢血管彩超,有可能下肢血管出现斑块狭窄,严重的还会出现下肢动脉闭塞,所以导致缺血性坏死。同时还有可能伴有神经病变,所以还可以查肌电图以及神经检测。当然最基础的还是要监测血糖。
语音时长 01:33

2020-02-13

64427次收听

如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
糖尿病足通过早期预防可以延缓其发生、发展,如果血糖控制差,以及治疗不当可形成溃疡。下肢缺血、神经病变和感染是导致糖尿病足部组织坏死和溃疡形成的三个主要因素,因此抗感染治疗非常重要。抗感染治疗,需要在明确细菌种类的基础上进行。另外,需要结合其他感染指标选择抗菌药物。及时有效的清创对促进后期创面愈合十分必要,手术清创过程中对坏死组织的识别和清除、对健康组织的保留和保护是决定清创效果的关键。清创是糖尿病足治疗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过早、过迟的清创均不利于启动、维持伤口的正常修复。糖尿病足创面修复促进伤口愈合。部分患者需要截肢(趾)治疗,如果脚趾已丧失功能,或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可选择截肢(趾)治疗。
语音时长 01:30

2020-01-14

63466次收听

糖尿病足表现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很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最常见足溃疡的部位是前足底,长期反复机械压力所致,由于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保护性感觉缺失,患者不能感觉到这种异常的压力变化,没有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发生溃疡后极易并发感染,难以愈合,之后发生坏疽。因此,足溃疡和坏疽往往是神经病变,压力改变,血循环障碍和并发感染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常见的糖尿病足的类型是神经缺血性溃疡,这种类型的患者常常伴有明显的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的血管病变,下肢麻木,感觉异常,甚至感觉丧失,由于血循环差,足部冰冷,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足部的溃疡常常比较深,容易合并感染,严重的糖尿病足逐渐发黑,发生坏疽。
语音时长 01:35

2019-12-10

52244次收听

糖尿病足该如何护理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控制血糖、改善局部循环、每天检查皮肤等。糖尿病足主要是因为神经病变,血管病变以及感染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主要表现为麻木、疼痛、感觉减退、溃疡、感染、伤口愈合较慢,甚至截肢,所以护理工作非常的重要。一、积极的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的一个长期稳定。二、要改善局部的循环,每天要观察皮肤,注意皮肤有没有破溃,有没有水泡,还有裂痕以及皮肤有没有红肿,皮肤的色泽以及温度,还有足背动脉的一个波动和弹性。三、每天要检查皮肤,指甲不要剪得太短,也不要留得过长。四、皮肤循环的障碍,很易发生感染,所以说皮肤要护理保持干净、干燥,可以用温水泡脚,但不能超过30分钟,一般不用力的搓,用干毛巾轻轻的擦拭皮肤的表面的水分,另外切记不要抓挠。五、每天适当按摩,但动作要轻柔,可以逐渐向上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六、鞋子要宽松舒适,不能过紧过松。要注意保暖,切忌用热水袋保暖。
语音时长 02:34

2019-12-09

60752次收听

01:13
糖尿病足不想截肢怎么办
糖尿病足患者可能要面临截肢的风险,截肢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截肢后病人的生活质量会严重降低,大部分病人是不愿意截肢的,这样就需要病人积极的控制血糖,配合医生的治疗,经过抗感染,控制血糖后,病人可能可以把肢体保留下来。
糖尿病足指的是什么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主要是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而引起的足部的感染、溃疡或深部组织的坏死。同时,糖尿病足的发病率较高,且存在一定的致残风险,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做好对糖尿病足的预防措施,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23

2018-06-13

51999次收听

糖尿病足的危害有多大
糖尿病患者一生中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是25%,也就是说有1/4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病足,全世界每20秒就有人因糖尿病而锯掉一只脚。但从临床看,很多患者对此认识严重不足,早期没有积极的预防和控制,后期悲剧自然就会发生,十分可惜。
02:50
糖尿病足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糖尿病足一定要注意血糖的控制,每天定期检查血糖的变化。一旦发生足部溃疡要坚持换药,积极治疗。对于平时脚部的维护,如泡脚时要严格控制水温,可在家人检查过后泡洗,避免烫伤。穿鞋、出行时更要注意对创面的保护,避免边治疗变损伤的情况。
02:34
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由糖尿病血管和神经病变以及感染所引起的。神经病变典型表现为足部不知痛痒、足部发生畸形、伤口不易愈合;血管病变典型表现为足部溃疡、坏疽;严重的糖尿病足由于溃烂长期不能愈合,往往需要截肢。
02:02
糖尿病足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足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神经和血管病变引起足底压力增加,从而发生溃疡或压迫性坏死,严重时会出现足趾的坏疽等,面临截除脚趾的风险,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在足溃疡形成早期及时治疗,以免出现更严重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