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耳朵里一阵一阵的刺痛

发布时间:2021-12-3070467次收听

语音内容:

耳朵里一阵阵刺痛,说明了耳部的神经受到了刺激,引起的反射性疼痛。耳朵里的神经是非常丰富的,来源于很多神经,比如说颈丛、耳大、耳小神经,来自于迷走神经的分支,来自于舌咽神经的分支。耳朵里面神经分布是非常的丰富的,这种丰富的神经相应受到刺激以后,都会引起一阵一阵的刺痛。

包括局部的病变,比如说耳部的炎症,外耳道的炎症,耳廓的炎症,耳朵周围的淋巴结的炎症,下颌关节的炎症,甚至于腮腺的这些炎症,都会引起耳朵这个部位一阵一阵的神经疼痛。

还有更远的地方,比如说咽部的扁桃体的病变,扁桃体的炎症、扁桃体的肿瘤,牙齿的炎症,牙齿根尖的病变,甚至于颈部的包块压迫神经,甚至于巨大的甲状腺疾病,也会反射性的引起神经的刺激,会引起耳朵一阵阵的刺痛。

所以说刺痛本身不代表什么问题,本身是一种神经的疼痛,但是大家要注意,引起这一阵阵刺痛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局部耳朵发现不了什么病变,耳朵既不疼也不红也不肿,耳朵周围也不疼也不肿,不要忽略,有可能是远处的脏器,比如说舌、牙齿、咽喉,甚至于颈部、颈椎这个部位的病变压迫神经以后引起的,所以要到临床进行很好的鉴别。

当然最常见的耳朵的一阵阵疼痛,是由于局部的刺激引起,包括炎症,包括神经局部末梢的炎症,神经炎,这种局部的炎症经过抗炎,经过理疗,经过热敷,一般一周能够缓解。如果一周缓解不了,又发现不了明确的病因,一定要到医院去找到引起这种刺痛,引起神经刺激的原因,治疗原发病变才能够根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耳朵突然嗡嗡响原因
耳朵突然嗡嗡响的原因有两部分,声音的传导部分和神经方面。耳朵突然嗡嗡响叫做耳鸣,临床也是常见的一个症状。通常分为几种,首先最常见的是神经性耳鸣。这个通常是听觉毛细胞、听觉感受器或者说听神经受到影响引起来的。比如说,第一缺血性改变,第二病毒感染,第三神经受到压迫造成的。常见的原因神经炎。常见的原因就是缺血,然后常见的原因还有什么外伤。这种情况通常是神经损伤造成的。还有嗡嗡响,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耳膜塌陷、分泌性中耳炎或者说卡他性中耳炎,也就是说鼓室的压力突然下降了。这个原因最常见的呼吸道的感染,感冒引起鼻咽部的炎症,进而引起耳朵和鼻咽部连接的小管堵塞,堵塞以后两边就不通气了,鼓室内的,耳朵里边正常含有的气体逐渐在被吸收,引起耳膜塌陷也会引起嗡嗡响。同时伴有什么,耳朵进水、耳朵堵这种感觉,这是中耳炎、骨膜塌陷造成的,这是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炎造成这种情况。再有一个,本身咽鼓管功能有问题,当潜水、当坐电梯、当突然上下高度差,做很剧烈的运动的时候,耳膜突然一下就闭住了。就像坐飞机起飞阶段降落阶段,突然一下耳膜降落了,这时候也同时伴有嗡嗡响。咽鼓管功能还是一下应付不了剧烈的气压变化,这个时候可能要吞咽吞咽、打打哈欠。甚至于医院有一些喑哑治疗,咽鼓管通气治疗。咽鼓管通气以后打开咽鼓管了,然后嗡嗡响就会结束就会消失。总而言之是分两部分,一个是声音的传导部分,鼓膜鼓室有问题,咽鼓管有问题造成嗡嗡响。再一个听神经听毛细胞受到影响,比如说炎症、压迫造成的嗡嗡响,这是神经方面。主要是这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语音时长 02:17

2021-12-30

80722次收听

耳朵口长了个疙瘩且一碰就疼处理办法
耳朵口长了个疙瘩,这是耳鼻喉科常见的临床病症。一碰就疼通常意味着外耳道口这个地方长了一个外耳道疖,长了个疖子。这个疖子一般是皮肤感染引起,通常是细菌感染,比如化脓性链球菌,球菌的感染比较多,比较常见,容易引起化脓,化脓以后,炎症会引起皮肤或者黏膜皮肤下软骨膜的炎症,这种疼痛一碰是很明显的。第一,最好是预防。耳朵里边痒痒,里边有时候不舒服,有耵聍,如果非得掏,最好把挖耳勺消毒干净,一定要酒精消毒干净。第二,如果确诊就是耳道口长了外耳道疖,这是最常见的,严重时会形成外耳道痈,甚至于形成软骨膜炎。疼痛不要挤压,不要挤,越挤会越重,会把炎症扩散。常用的就是局部抹抗生素软膏,这种软膏有很多种,红霉素、多粘菌素B,抹上这软膏,一天2~3次。再有,吃抗生素,抗生素要足量足疗程。这种球菌感染的一般建议吃头孢一类的抗生素,疗程一周左右。如果这个疙瘩炎症的末期,可能会产生破溃,会流出脓液,这个时候要及时清理掉。常用一些双氧水,用干净的棉签把蘸干净。当然还可以局部的抹抗生素软膏。这个破了以后大家就会发现,疖肿一旦破了疼痛就不是很严重了,但这时候还应该继续加强局部换药,防止再次感染。耳朵长的疙瘩大家不要担心,通常是炎症。局部的抗炎、全身的抗炎,再加上必要时破溃以后的换药,这个疙瘩一般是能够治愈的。
语音时长 02:21

2021-12-30

65707次收听

耳朵下面淋巴结肿大原因
若淋巴结肿大伴疼痛,一般提示有炎症。可能是头面部炎症;若淋巴结肿大不疼痛,要看淋巴结性质。若直径超过一厘米,质地硬,与皮肤有粘连或融合成块,可能预示着有肿瘤转移。若伴有其他部位淋巴结肿大,可能提示有淋巴瘤。耳朵下面这个淋巴结或者叫这一组淋巴结,是颈部的,叫颈深上淋巴结,这是很重要的淋巴结的一个结群,主要是收集鼻咽部、头面部这些淋巴的回流,肿大大概分几种情况:一、疼痛,肿大伴疼痛,大家不要担心,这种肿大疼痛的淋巴结一般提示有炎症。当然炎症分好多种,可能是头面部的炎症,比如说头皮的感染,鼻子里边的鼻子疖子,咽部的一些炎症,可能是这种情况。抗炎治疗一周,基本上就能消退。二、如果耳朵下边淋巴结肿大,光肿大不疼痛,这种无痛性的肿大要看淋巴结的性质。如果是肿大,一般肿大的都是直径超过一厘米,而且质地很硬,触之不疼,甚至于有个大的跟皮肤有粘连或融合成块,好几个,这要小心,这种淋巴结有可能预示着有肿瘤的转移。因为这个地方的淋巴结一般跟鼻咽部有联系。鼻咽部淋巴结第一站转移到这个地方,这个时候要到医院很好的检查一下鼻咽部,鼻咽部这个地方张嘴是看不见的,从鼻子里面也看不见,要做特殊的叫电子鼻咽镜,还能看到这个部位。鼻咽癌,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可能会引起这个地方的淋巴结肿大,而且会异常肿大,这是要引起高度关注的。三、但是如果耳朵下面淋巴结肿大,当然是不疼那种淋巴结肿大,伴有其他部位的淋巴结肿大,颈部很多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也不疼,要小心,这时候说明整个的血液系统,整个的淋巴细胞,整个的血液细胞,可能会有问题。提示是不是有淋巴瘤的可能,是不是有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的可能,需要做穿刺,需要做相应的病理学检查才能够确诊。
语音时长 02:04

2021-12-30

87967次收听

02:52
耳朵后面的骨头突出
出现这种情况部分病人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导致耳朵后面乳突骨质比较突出,一般没有症状,可以观察不处理。第二种情况就是耳朵后面骨头突出,是由于乳突部骨质有骨瘤。这种情况如果影响了外观,可以进行手术的切除。第三种情况就是乳突本身有肿瘤,使乳突部的骨头突出。要进行影像学的检查,颞骨的CT或核磁来进行确诊。如果乳突部有肿瘤导致的骨头突出,要确诊病变的范围,进行肿瘤的切除,切除以后根据病理的类型,进行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综合的治疗,少数病人也可以行靶向药物的治疗。
耳后囊肿会自己消失吗
耳后囊肿有可能会自己消失。耳后囊肿一般情况下都是耳后皮脂腺囊肿,也有可能是因为耳后软组织感染造成的。如果目前囊肿并不是很大,有可能会自己消失,一般都是自行吸收或者是囊肿破溃以后消失了。但如果囊肿比较大,一般情况下是不容易会自行消除的。如果目前耳后囊肿没有明显的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但是要注意局部卫生,避免感染。如果囊肿发生感染,一般需要先进行抗感染治疗,当炎症消退之后,可做手术切除或者是将囊肿里面的液体抽出。
语音时长 01:12

2021-05-11

103143次收听

耳根后长了囊肿严重吗
耳根后长了囊肿一般不严重。耳根后长了囊肿一般见于两种情况,一种是皮脂腺感染,主要就是因为耳后周围分布大量的皮脂腺,分泌的皮脂量也就会比较多,如果开口堵塞时,就很容易会导致皮脂腺囊肿,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发生囊肿感染时需要进行消炎治疗。但如果囊肿严重时,也比较容易治疗,可进行手术切除。另外一种就是耳后软组织感染,一般都是细菌感染,相对来说也不是很严重,但是需要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避免会导致炎症进一步加重。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11

88179次收听

耳后肿物挂什么科
耳后肿物可选择外科或耳鼻喉科就诊。生长速度较慢可选择保守治疗。生长速度较快可能是癌转移所造成不可忽视,建议选择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