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窦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发布时间:2020-10-2355399次收听
语音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急性鼻窦炎的并发症

急性鼻窦炎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四大类,第一是眶内并发症,第二是耳部并发症,第三是下呼吸道并发症,第四是颅内并发症,前两种的发病率略高于后两种。眶内并发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局部解剖因素决定。眼眶和筛窦之间仅有一层很薄的骨壁称为眶纸板,其中富含静脉系统,而静脉缺少瓣膜,即构成的血管网,使血液在筛窦和眼眶之间可以沟通。同时眶骨膜是筛眶间唯一的一层软组织的屏障,很容易被剥离。因此,筛窦的感染很容易经过眶纸板破坏眶筋膜进入到眶内,主要的眶内并发症包括眶骨壁骨炎、骨膜炎、眶壁骨膜下脓肿、眶内蜂窝织炎、眶内脓肿、球后视神经炎等。耳部并发症是指急性鼻窦炎,一些脓性分泌物有可能经咽鼓管到达中耳,从而引起中耳的化脓性或非化脓性的炎症。下呼吸道的并发症主要是指支气管炎甚至肺炎,在儿童比较多见,是由于鼻窦的脓性分泌物向下引起支气管或者是肺部的感染。颅内并发症的发生是由于鼻窦和颅内有很近的比邻关系,鼻腔的顶、筛窦的顶、额窦的后壁就是前颅底的结构。如果这些结构有先天性的缺损,很容易造成鼻窦的感染,侵犯颅内。即使没有缺损,额骨板障静脉是会入上矢状窦的,蝶骨的板障静脉是进入海绵窦的,因此,鼻窦的黏膜静脉与硬脑膜和蛛网膜的静脉都是相通的,这就构成了颅内并发症的解剖学基础,但颅内并发症随着抗生素的发展,出现的几率比较低,常见的是硬膜外脓肿、硬膜下脓肿和化脓性脑膜炎等。
急性鼻窦炎会自己好吗

急性鼻窦炎很难自愈,因为急性鼻窦炎的本质是鼻窦黏膜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比较常见的是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或者是脑膜炎双球菌等等这种细菌感染,甚至有些还会合并一些杆菌,形成混合性感染。这种细菌感染首先导致鼻窦黏膜进入急性卡他期,黏膜早期可能有短暂的贫血,然后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会出现一些浆液性或黏液性的分泌物增多。当炎症继续发展,会进入化脓期,分泌物就变成黏液脓性,毛细血管可能会有破裂的出血,黏膜上皮和纤毛会发生坏死而脱落,窦腔里面会存留大量的脓液,甚至在少数重症的病例中,这种化脓性炎症还可以侵犯骨质,或者是经过血行扩散到鼻窦周围,比如说眼眶,甚至颅内,发生一些骨炎、骨髓炎,甚至眶内蜂窝织炎,甚至颅内感染等等并发症。因此,对于急性鼻窦炎治疗,首先要抗感染治疗,主要是采用针对一些球菌、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比如说青霉素类的抗生素,或者是头孢类或者是喹诺酮类的广谱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还要结合鼻部的局部治疗,比如说鼻喷激素或者是一些鼻喷的抗生素,可以促进窦口的黏膜消肿,窦口开放,促进脓液的引流。当然还要结合一些全身的治疗,包括比如说多饮水,进食一些高营养的流质饮食,包括局部治疗,如果头痛的厉害,还可以用一些镇静剂等等。因此,急性鼻窦炎很难说不通过药物治疗,完全靠自愈是很困难的。
急性鼻窦炎忌口吗
急性鼻窦炎怎么治疗
急性鼻窦炎的并发症

急性鼻窦炎怎么治疗
急性期采用鼻腔冲洗,使用鼻用激素、中药。中后期出现细菌感染、脓性分泌物持续增加或头疼,加用抗生素,同时配合使用鼻用激素和黏液促排剂。急性鼻窦炎开始是由于病毒感染造成的急性期,由于是病毒感染造成,主要是以对症治疗为主,比如可以采用鼻腔冲洗,使用一些鼻用激素来改善和控制黏膜的炎症,促进鼻窦引流,因为这个时候没有细菌感染,还不采用抗生素,一些中药治疗也可以用于急性鼻窦炎治疗。当急性鼻窦炎的中后期如果出现了细菌感染,出现了脓性的分泌物持续增加,或者是出现头疼以后,要加用抗生素。抗生素可以达到控制细菌感染的目的。要注意抗生素使用时间不能太长,一般是使用1到2周,同时配合使用鼻用激素和黏液促排剂治疗。
急性鼻窦炎的症状
急性鼻窦炎大部分都是因为细菌感染而导致,所产生的症状都比较明显,首先会出现和感冒比较相似的鼻塞现象,也会流出浓鼻涕,与此同时也会出现局部疼痛现象,比如会伴有剧烈的疼痛,最终还会出现嗅觉逐渐下降,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等等。
急性鼻窦炎的症状有哪些
正常情况下,人的鼻子对于气味都是很敏感的,可是患有鼻窦炎的人,对气味就失去了敏感度。鼻窦炎患者在发生鼻塞流涕的时候,会有鼻粘膜受损的情况,在流出的鼻涕中会有少许血液掺杂。急性发作的鼻窦炎会出现突发高热的情况,而且会伴有恶寒和呕吐腹泻以及头晕头疼。
急性鼻窦炎会发烧吗
急性鼻窦炎是由于细菌或病毒等感染引起的,因此它是可以导致患者发烧的。发烧的同时伴有鼻塞、流鼻涕、四肢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发生急性鼻窦炎的具体原因,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
鼻子不通气是什么原因
鼻子不通气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非常多的。较为常见的就是各种鼻炎和鼻窦炎,再就是增殖体肥大,鼻部变态反应性疾病,鼻中隔弯曲以及鼻息肉或者息肉样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