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有哪些症状以及自救措施

食物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乏力,严重时出现脱水或神经系统症状。自救需立即停止进食、补充水分,轻症可口服补液盐,严重者需就医洗胃或静脉补液。
1.食物中毒的典型症状分为三类。消化系统症状最常见,包括腹部绞痛、水样便或血便,24小时内呕吐超过3次需警惕。神经症状如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提示肉毒杆菌或河豚毒素中毒。全身反应包括体温升高至38℃以上,伴随肌肉酸痛、尿量减少,严重者血压下降。
2.细菌性中毒多由沙门氏菌(禽蛋类)、金黄色葡萄球菌(乳制品)、副溶血弧菌(海产品)引起,潜伏期2-72小时不等。化学性中毒常见于亚硝酸盐(腌制食品)、毒蘑菇或农药污染,15分钟到6小时即发作。误食发芽马铃薯或未煮熟的豆角会导致植物毒素中毒。
3.家庭急救分四步处理。立即催吐适用于清醒患者,饮用500ml温水后用筷子刺激舌根。每次腹泻后饮用含糖盐水(500ml水+1.75g盐+15g糖),每小时尿量应保持30ml以上。服用蒙脱石散可吸附毒素,活性炭片剂每次4-6片。保留呕吐物或食物样本供检测。
4.三类情况必须急诊处理。出现瞳孔散大、呼吸困难等神经症状,孕妇或儿童持续呕吐,腹泻伴39℃以上高热。医院会进行胃管灌洗,重度脱水者需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液。细菌感染常用左氧氟沙星,神经毒素中毒需注射抗毒血清。
食物中毒初期症状易与肠胃炎混淆,但发展更快且多人同食发病。预防应注意生熟食分开处理,海鲜充分加热,凉拌菜现做现吃。出现血便、意识模糊等危险信号时,务必两小时内抵达急诊科,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多器官衰竭。日常备好口服补液盐和止泻药物有助及时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