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食物中毒应该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食物中毒后需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采取催吐、补液等措施,严重者需就医。关键步骤包括清除毒物、防止脱水、及时医疗干预。
1.清除胃肠道毒物
对于清醒且中毒1-2小时内的患者,可采取催吐法。饮用500ml温盐水后用手指刺激舌根,重复2-3次直至呕吐物澄清。活性炭适用于多种毒素吸附,成人剂量50-100g加水服用。腐蚀性毒物中毒禁止催吐,需立即就医洗胃。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每包兑500ml温水,4-6小时内分次饮用1000-1500ml。出现腹泻时推荐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每小时补充200-300ml。婴幼儿应按体重计算补液量,每公斤50ml分次给予。
3.医疗处置要点
出现意识模糊、血便、尿量减少等严重症状需急诊处理。医院常采用静脉补液、特效解毒剂和血液净化三种方案。诺如病毒感染以补液为主,肉毒杆菌中毒需注射抗毒素,重金属中毒可能需要进行血液透析。
4.后续观察事项
居家观察应持续48小时,记录体温、排便次数和尿量变化。建议采集呕吐物或排泄物样本以备检测。恢复期饮食遵循BRAT原则,选择香蕉、米饭、苹果泥和吐司等低渣食物,避免乳制品和油腻食品2-3天。
食物中毒处理关键在于快速反应和科学处置。保留可疑食物样本,记录进食时间与症状出现时间差有助于诊断。预防重于治疗,注意食物储存温度和烹饪时长,海产品需彻底加热,野生菌类避免食用。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或群体性中毒必须立即报告疾控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