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炎怎么引起的起因

霉菌性阴道炎主要由念珠菌感染引起,常见诱因包括免疫力下降、抗生素滥用、血糖控制不佳等。治疗需抗真菌药物与生活习惯调整结合。
1. 遗传因素
部分女性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或基因易感性,导致阴道黏膜对念珠菌抵抗力较弱。这类人群更易反复感染,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必要时可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
2. 环境因素影响
长期穿着不透气化纤内裤、使用碱性洗液冲洗阴道会破坏微环境。潮湿环境促进念珠菌繁殖,夏季发病率比冬季高30%。推荐选择纯棉内裤,日常清洗用pH4.0-4.5的专用护理液。
3. 生理变化影响
妊娠期雌激素升高使阴道上皮糖原增加,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时,阴道环境更利于真菌生长。孕妇需严格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1mmol/L以下。
4. 药物使用不当
广谱抗生素使用超过7天会破坏阴道正常菌群,皮质类固醇药物长期使用抑制免疫力。必须使用抗生素时,可配合口服益生菌,建议选择含乳酸杆菌的制剂。
5. 性传播因素
虽然不属于性病,但性行为可能传播念珠菌。伴侣有龟头炎时应同时治疗,使用避孕套可降低60%交叉感染风险。避免在治疗期间进行性生活。
治疗方法分为药物和非药物两类。克霉唑阴道片、制霉菌素栓剂、硝酸咪康唑软膏是常用抗真菌药物,需连续使用7-14天。非药物方法包括每日饮用200ml无糖酸奶补充益生菌,用40℃以下温水坐浴15分钟缓解瘙痒。治疗期间需保持外阴干燥,避免游泳、盆浴等可能造成感染的行为。
预防霉菌性阴道炎需建立健康生活习惯,控制基础疾病,规范用药。出现豆腐渣样白带伴外阴灼痛时,应及时进行白带常规检查,确诊后完成全程治疗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