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食物中毒有什么办法缓解

轻微食物中毒可通过催吐、补液和调整饮食缓解,严重时需就医。常见原因包括细菌污染、毒素摄入或食物变质,家庭处理需结合症状判断。
1. 催吐排毒
进食后2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可饮用500毫升温盐水刺激咽喉催吐,减少毒素吸收。注意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食道损伤,儿童及昏迷者禁用此方法。
2. 电解质补充
腹泻超过3次需口服补液盐,每袋冲调250毫升温水,少量多次饮用。自制可混合6克食盐、30克白糖加1升开水,补充钠钾流失。苹果汁、米汤等含电解质饮品也可替代。
3. 饮食调整方案
症状缓解后选择低渣饮食:①熬煮30分钟以上的米粥搭配酱豆腐;②蒸熟的苹果泥含果胶吸附毒素;③苏打饼干缓解胃部不适。避免奶制品、高纤维及油腻食物3天。
4. 药物对症处理
黄连素每次0.3克每日3次抑制肠道细菌,蒙脱石散每次1袋保护肠黏膜。体温超过38.5℃可用布洛芬退热,但避免使用止泻药延缓毒素排出。
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或意识模糊需立即急诊。孕妇、婴幼儿及慢性病患者即使症状轻微也应尽早就医。日常注意冷藏食品不超过4小时,海鲜类彻底加热,生熟砧板分开使用能有效预防。食物中毒后肠道菌群恢复需2周,建议补充益生菌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