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毒是一种攻击什么的病毒

皮肤性病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24次浏览

关键词: #艾滋病 #病毒

艾滋病毒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CD4+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逐渐崩溃。感染病毒会破坏免疫防御,增加机会性感染和肿瘤风险。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

1. 艾滋病毒攻击的免疫细胞

CD4+T淋巴细胞是协调免疫应答的核心细胞,表面带有CD4受体。艾滋病毒通过gp120蛋白与CD4受体结合,进而侵入细胞内部进行复制。随着病毒不断增殖,CD4细胞数量持续下降,当每微升血液中CD4细胞低于200个时即进入艾滋病期。

2. 病毒对免疫系统的破坏机制

病毒RNA逆转录为DNA后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组,形成潜伏感染。被激活的病毒会利用细胞器大量生产新病毒颗粒,最终导致宿主细胞裂解死亡。这种持续性的破坏使免疫系统逐渐失去对结核菌、隐球菌等病原体的防御能力。

3. 疾病发展的三个阶段

急性感染期出现发热、皮疹等流感样症状;无症状期可持续8-10年,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艾滋病期会出现持续发热、慢性腹泻、真菌感染等典型症状。未经治疗的患者通常在发病后2-3年内死亡。

4. 现代医学的干预手段

抗病毒治疗采用三种药物联用方案: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如齐多夫定,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如奈韦拉平,蛋白酶抑制剂如洛匹那韦。免疫重建治疗包括白细胞介素-2注射和胸腺肽注射。预防性使用复方新诺明可降低机会性感染风险。

5. 日常防护与管理要点

暴露后72小时内使用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多替拉韦进行阻断。感染者应每3-6个月检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保持规律作息,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进行适度有氧运动。避免生食、未灭菌乳制品等高风险食品。

及时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使感染者寿命接近常人。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阻断性传播,医务人员需严格遵循针刺伤防护规程。母婴阻断措施包括妊娠期服药、剖宫产和人工喂养,可将垂直传播率控制在2%以下。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