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ev71是什么病毒

关键词: #病毒
关键词: #病毒
肠道病毒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和呼吸道飞沫传播。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保持卫生习惯,重症需及时就医。
1. 病毒特性与传播途径
EV71病毒直径约30纳米,无包膜,耐酸耐乙醚,在湿热环境下可存活较长时间。主要感染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3-7天。传播方式包括接触患者疱疹液、唾液污染的玩具,以及吸入咳嗽飞沫。病毒可在患者粪便中存活4-8周,家庭聚集性感染率达90%。
2. 临床症状分级
轻症表现为手、足、口腔黏膜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疱疹,伴38℃左右发热。中度病例可能出现肌阵挛、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重症发展迅速,24小时内可出现脑干脑炎、肺水肿,病死率约10%。特征性表现为心率增快(>140次/分)、血压升高、四肢发凉。
3. 诊断与治疗
临床诊断结合疱疹特征和流行病史,确诊需咽拭子PCR检测或血清抗体检测。轻症采取对症治疗:口腔疱疹用康复新液含漱,皮肤疱疹涂抹阿昔洛韦软膏。重症需住院给予甘露醇降颅压、丙种球蛋白中和毒素,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
4. 预防关键措施
EV71灭活疫苗需接种2剂,间隔1个月,保护率达97.3%。日常预防强调"洗净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托幼机构需执行晨检制度,发现病例立即隔离2周。患者餐具应煮沸消毒,排泄物用含氯消毒剂处理。
该病毒在温带地区呈季节性流行,每年4-7月为高发期。虽然多数病例预后良好,但神经系统并发症可能遗留运动障碍等后遗症。家长发现患儿持续高热、肢体抖动或呼吸急促时,必须立即送往定点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