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碱性磷酸酶高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危害

小孩碱性磷酸酶偏高多与骨骼生长发育活跃相关,少数情况可能提示肝胆疾病或营养缺乏。生理性升高通常无害,病理性升高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病因。
1. 生理性因素
儿童期骨骼生长旺盛是碱性磷酸酶升高的常见原因,该酶参与骨矿化过程,检测值可达成人3倍。早产儿因追赶性生长可能出现更高数值,青春期前儿童受生长激素影响也会阶段性升高。这类情况无需干预,定期复查即可。
2. 营养代谢因素
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佝偻病,表现为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伴方颅、肋骨串珠。锌缺乏影响酶活性调节,可能出现轻度升高。建议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IU,多食用海鱼、蛋黄;锌缺乏者可增加牡蛎、瘦肉摄入,必要时补充葡萄糖酸锌。
3. 肝胆系统疾病
胆道闭锁患儿碱性磷酸酶常超过1000U/L,伴有黄疸、陶土样便。病毒性肝炎可能出现中度升高,转氨酶同时异常。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可通过超声确诊。需进行肝功能、腹部影像学检查,胆道闭锁需在60天内行葛西手术。
4. 骨骼系统病变
成骨不全症患儿除酶升高外,多有反复骨折、蓝色巩膜。软骨发育不全表现为四肢短小伴碱性磷酸酶波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需检测血钙磷水平,严重者需切除甲状旁腺腺瘤。骨代谢疾病需进行基因检测和骨密度测定。
5. 药物及罕见病影响
长期使用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物可能干扰检测结果。极少数考虑低磷酸酯酶症,需检测PLP水平确诊。药物因素停药后可恢复,遗传代谢病需酶替代治疗。
发现碱性磷酸酶升高应复查确认,持续异常需完善GGT、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等检查。生理性升高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病理性升高需针对原发病治疗。日常注意观察身高增长速度,避免盲目补充钙剂,定期儿童保健科随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