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治急性脑梗死要牢记四原则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原则主要有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神经保护治疗和康复治疗。
静脉溶栓是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治疗的关键措施,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发病4.5小时内可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发病6小时内可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需严格把握时间窗,并排除出血风险。
对于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取栓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机械取栓适用于发病24小时内的大脑中动脉等大血管闭塞,需配合影像学评估。血管内治疗需在有条件的卒中中心进行。
未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应尽早启动抗血小板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扩大。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适用于高危非心源性卒中患者。
神经保护治疗旨在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使用依达拉奉等自由基清除剂,丁苯酞等改善微循环药物。控制血糖、血压和体温等综合管理对神经保护至关重要。
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吞咽功能康复等。康复治疗需根据患者功能障碍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持续6个月至2年不等。
急性脑梗死患者需长期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目标范围。戒烟限酒,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定期复查血脂、颈动脉超声等指标。遵医嘱规范用药,警惕复发征兆。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配合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