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1-7天表现症状

支原体感染初期表现为咽痛、干咳、低热,病程1-7天症状逐渐加重,可能出现持续性咳嗽、胸痛、乏力。治疗需根据症状选择抗生素、止咳药物或物理降温。
1. 初期症状(1-3天)
感染初期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表现为咽喉部刺痛或灼热感,伴随刺激性干咳。体温多在37.3-38℃之间波动,部分患者出现肌肉酸痛。此时痰液量少且粘稠,听诊肺部可能闻及细湿啰音。建议进行咽拭子支原体抗体检测,居家可饮用温蜂蜜水缓解咽部不适。
2. 进展期表现(4-5天)
咳嗽频率增加转为阵发性呛咳,夜间症状加重影响睡眠。约30%患者出现胸骨后疼痛,体温可能升至38.5℃以上。儿童常见食欲减退和恶心症状。这个阶段需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或罗红霉素,配合布洛芬等退热药物。
3. 高峰期特征(6-7天)
未及时治疗者可能出现黄绿色脓痰,咳嗽持续时间延长至3周以上。部分患者伴随头痛、耳痛等并发症,婴幼儿可见喘憋和呼吸困难。胸部X光检查可能显示斑片状浸润影。除抗生素外,可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化痰,严重病例需静脉输注红霉素。
支原体感染具有自限性但易复发,全程需保证每日2000ml饮水,保持室内湿度50%-60%。咳嗽超过10天或体温持续超过39℃需复查胸片,婴幼儿、孕妇及免疫力低下者建议住院观察。恢复期应补充维生素A和锌促进呼吸道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