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重症肌无力会有哪些症状

重症肌无力最典型的症状是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性,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早期可能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咀嚼吞咽困难,严重时会出现呼吸肌无力。症状具有晨轻暮重特点,需及时就医确诊。
1. 眼部症状
约50%患者首发症状为眼外肌受累。单侧或双侧眼睑下垂最常见,尤其在下午或长时间用眼后加重。复视多由眼肌麻痹导致,看物体时出现重影。部分患者出现眼球转动受限,向上看时症状明显。
2. 面部及咽喉症状
面部表情肌无力导致表情减少,呈现"面具脸"。咀嚼肌疲劳会使进食时间延长,后期可能出现咀嚼中断。吞咽困难表现为进食流质时易呛咳,固体食物更难下咽。发音障碍呈现鼻音或声音嘶哑,连续说话后加重。
3. 肢体症状
上肢近端肌群最易受累,表现为梳头、举物困难。下肢肌无力多从骨盆带开始,表现为蹲起困难、上下楼梯费力。症状具有波动性,短暂休息后可暂时缓解,但重复活动后再次出现。
4. 呼吸系统症状
最严重的危象是呼吸肌麻痹。早期表现为平卧时呼吸困难,夜间睡眠中憋醒。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咳嗽无力、排痰困难,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这种情况属于医疗急症,需要立即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诊断需结合新斯的明试验和肌电图检查,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测阳性率约85%。治疗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如溴吡斯的明,免疫抑制剂常用泼尼松、他克莫司,重症患者可考虑血浆置换或胸腺切除术。日常应避免过度劳累、感染和精神刺激,保证充足休息时间。
重症肌无力症状具有特异性波动特点,及时识别早期表现对预后至关重要。建议出现典型肌无力症状时尽早就诊神经内科,规范治疗下80%患者能达到良好控制。注意监测呼吸功能变化,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以备急救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