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有个小肉球出来了怎么办

关键词: #肛门
关键词: #肛门
肛门出现小肉球可能由痔疮、肛周脓肿、直肠脱垂、肛乳头肥大、肛门息肉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坐浴、局部用药、硬化剂注射、胶圈套扎、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
1、痔疮:
痔疮是肛门小肉球最常见的原因,分为内痔和外痔。内痔脱出表现为排便时肛门有柔软肿物突出,可自行回纳或需手动复位;外痔则在肛缘形成持久性赘皮。久坐、便秘、妊娠等导致肛垫下移或静脉曲张是主要诱因。轻度痔疮可用温水坐浴缓解,药物可选择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等。
2、肛周脓肿:
肛腺感染可能形成肛周脓肿,伴随红肿热痛症状,脓肿破溃后可能遗留肉芽肿。需通过肛门指诊和超声确诊。早期可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甲硝唑,配合高锰酸钾坐浴;形成脓腔后需切开引流,避免发展成肛瘘。
3、直肠脱垂:
直肠黏膜或全层脱出肛门外,呈同心圆状皱襞,多见于老年人和长期便秘者。轻度脱垂可用硬化剂注射治疗,重度需行Altemeier手术或Delorme手术。常伴有肛门失禁、黏液分泌增多等症状,需通过排粪造影明确脱垂程度。
4、肛乳头肥大:
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肛乳头增生,形成灰白色蒂状肿物,可能伴随肛门瘙痒和异物感。直径小于1厘米可观察,较大乳头需电灼或手术切除。需与低位直肠息肉鉴别,通过肛门镜检确诊。
5、肛门息肉:
直肠下端息肉脱出肛门外,表面多为鲜红色,易出血。幼年性息肉常见于儿童,腺瘤性息肉需警惕恶变。较小息肉可在肠镜下切除,较大广基息肉需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术后需定期肠镜复查。
日常需保持肛门清洁干燥,每日温水坐浴2次,每次15分钟;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推荐每日食用燕麦、火龙果、奇亚籽等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物;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活动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排便时勿过度用力,控制在3分钟内完成;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肉球无法回纳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