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和脑中风的区别是什么

脑梗和脑中风都属于脑血管疾病,但脑梗特指缺血性脑中风,而脑中风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核心区别在于发病机制:脑梗由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脑中风则涵盖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功能障碍。预防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急性期治疗包括溶栓、取栓或手术。
1.发病机制差异
脑梗是脑血管被血栓或斑块堵塞,血流中断引发脑细胞缺氧死亡,占脑中风的70%-80%。出血性脑中风则是脑血管破裂,血液渗入脑实质或蛛网膜下腔,压迫周围组织。前者多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后者常与高血压、动脉瘤相关。
2.临床表现特征
两者均可出现偏瘫、言语障碍,但出血性脑中风起病更急骤,多伴剧烈头痛、呕吐。脑梗症状往往呈阶梯式进展,部分患者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前兆。大面积脑梗可能引起意识障碍,脑出血患者更易出现瞳孔变化。
3.诊断方法区别
CT检查可快速鉴别:脑梗早期CT可能阴性,24小时后显示低密度灶;脑出血立即表现为高密度影。MRI的DWI序列对超早期脑梗敏感。血管造影能明确责任血管,出血患者需排查动脉畸形或烟雾病。
4.治疗方案对比
脑梗黄金4.5小时内可行静脉溶栓(阿替普酶、尿激酶),大血管闭塞需动脉取栓。出血患者需控制血压(尼莫地平、乌拉地尔),严重者行血肿清除术。康复期均需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出血患者除外),配合肢体功能训练。
5.预防策略共性
控制血压低于140/90mmHg,糖尿病患者保持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戒烟并限制酒精,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g。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房颤患者需抗凝治疗(华法林、利伐沙班)预防心源性栓塞。
脑血管疾病重在早识别,FAST法则(面瘫、臂无力、言语含糊、及时送医)适用于所有类型。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颈动脉超声筛查,已有斑块者需强化降脂(阿托伐他汀10-20mg/日)。出现突发症状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