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病毒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引起。
1、鼻病毒:
鼻病毒是导致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原体,约占成人感冒的30%-50%。该病毒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感染后主要引起鼻塞、流涕、打喷嚏等鼻部症状,病程具有自限性,通常5-7天可自愈。免疫功能正常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
2、冠状病毒:
除新型冠状病毒外,人类冠状病毒HCoV-229E、HCoV-OC43等也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这类病毒多引起轻度呼吸道症状,但免疫力低下人群可能出现支气管炎等并发症。冬季为高发季节,可通过勤洗手、戴口罩等措施预防。
3、流感病毒:
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上感症状较重,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该病毒变异性强,每年需接种新版疫苗预防。重症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需在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
4、副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有4个血清型,其中1型、3型常导致儿童喉炎、支气管炎。临床特征为犬吠样咳嗽、声嘶,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轻症患儿通过雾化吸入治疗可缓解症状,出现喘憋需及时就医。
5、腺病毒:
腺病毒感染除引起咽痛、结膜炎外,还可能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该病毒可通过呼吸道、接触或粪口途径传播,在集体场所易暴发流行。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支持治疗为主。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需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并避免接触患者。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患病期间建议多饮水,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保证充足休息有助于恢复。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可咨询医生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等预防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