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缺钙有什么表现和症状

儿童缺钙主要表现为骨骼发育异常、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及免疫功能下降,常见症状包括夜间哭闹、出汗增多、方颅、肋骨串珠、出牙延迟等。
1、神经兴奋:
缺钙会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惊醒哭闹、多汗(尤其枕部形成"枕秃")。这与钙离子参与神经递质释放调节有关,血钙降低时神经细胞膜稳定性下降。可通过补充碳酸钙D3颗粒、增加日晒时间改善,严重者需检测血清钙磷水平。
2、骨骼改变:
长期缺钙会引起佝偻病特征性骨骼畸形。婴幼儿可见颅骨软化(乒乓球颅)、方颅、前囟闭合延迟;胸部呈现肋骨串珠、鸡胸;四肢出现手镯征、X型腿或O型腿。这些改变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有关,需同时补充维生素D3和钙剂如葡萄糖酸钙口服液。
3、发育迟缓:
钙缺乏会影响牙齿和身高发育,表现为乳牙萌出延迟(超过13个月未出牙)、牙齿排列不齐、釉质发育不良。生长速度减慢,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第3百分位。此类情况需进行骨密度检查,并配合使用乳酸钙等易吸收钙剂。
4、肌肉症状:
可能出现肌张力低下表现为腹部膨隆如蛙腹,运动发育滞后如独坐、爬行时间延迟。严重缺钙时会发生手足搐搦,表现为手腕屈曲、手指强直呈"助产士手"。这种情况需紧急静脉补钙,可选用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5、其他表现:
缺钙儿童常合并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便秘等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伤口愈合缓慢。部分患儿出现异食癖,如啃咬指甲、吃泥土等。这类症状需排除其他微量元素缺乏,建议采用膳食补充与药物联合治疗。
保证每日摄入300-500ml奶制品,适量进食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钙食物。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避免久坐不动影响钙质沉积。烹调时用醋浸泡鱼骨或加柠檬汁可提高钙吸收率,避免与草酸含量高的菠菜、竹笋同食。定期监测血钙、碱性磷酸酶等指标,骨骼畸形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矫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