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是什么病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毒性感染,主要导致皮肤黏膜疣状病变,高危型持续感染可能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该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垂直或间接接触传播,临床表现包括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等。
1、病毒特性:
人乳头状瘤病毒属于乳头瘤病毒科,目前已发现200余种亚型。根据致癌风险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低危型如HPV6、11型多引发良性疣体;高危型如HPV16、18型与宫颈癌、口咽癌等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病毒通过微小创口侵入基底细胞,利用宿主细胞机制复制增殖。
2、传播途径:
性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病毒通过生殖器黏膜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可致婴幼儿喉乳头状瘤病。间接接触感染者衣物、浴具也可能传播,但概率较低。皮肤破损、免疫力低下、多性伴侣等因素显著增加感染风险。
3、临床表现:
低危型感染常见皮肤疣如手部寻常疣、足底跖疣,生殖器尖锐湿疣表现为菜花状赘生物。高危型感染早期多无症状,持续感染可致宫颈上皮内瘤变,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口咽部感染可能引发喉咙异物感或吞咽不适。
4、诊断方法:
典型皮损可通过醋酸白试验初步判断,宫颈筛查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联合HPV分型检测。阴道镜检查可发现宫颈异常血管形态,活检病理是确诊癌前病变的金标准。血清学检测对现症感染诊断价值有限。
5、防治措施:
预防性疫苗如二价、四价和九价HPV疫苗可覆盖主要高危型别。尖锐湿疣可采用冷冻、激光等物理治疗,咪喹莫特乳膏等药物可调节局部免疫。宫颈高级别病变需行锥切术,恶性肿瘤按分期选择手术或放化疗。定期宫颈筛查能有效降低癌变风险。
保持单一性伴侣、使用避孕套可降低感染概率。感染者应避免搔抓皮损防止自体接种,衣物需单独清洗消毒。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A/C/E,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有助于病毒清除。吸烟者戒烟可减少宫颈病变进展风险,女性建议21岁起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