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睡觉呼吸急促还呼哧呼哧的

肝胆疾病编辑 医颗葡萄
27次浏览

关键词: #新生儿 #睡觉

新生儿睡觉呼吸急促伴随呼哧声可能由生理性呼吸模式、鼻腔狭窄、暂时性喉软骨软化、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引起,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

1、生理性呼吸:

新生儿呼吸频率本身较快(40-60次/分),睡眠时可能出现周期性呼吸,表现为短暂急促后放缓。这种不规律呼吸模式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通常无需干预,观察呼吸暂停不超过15秒且肤色红润即属正常。

2、鼻腔狭窄:

新生儿鼻道仅1-2毫米宽,鼻黏膜肿胀或分泌物堵塞时会产生明显呼哧声。可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哺乳前清理鼻腔。避免使用棉签掏挖,防止损伤鼻黏膜加重充血。

3、喉软骨软化:

喉部软骨发育不成熟会导致吸气时喉组织塌陷,产生高调喉鸣音,多在仰卧或兴奋时明显。多数患儿6-12月龄自愈,严重呛奶或生长迟缓需耳鼻喉科评估,必要时进行喉镜检查和吞咽功能训练。

4、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或腺病毒感染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表现为呼吸频率>60次/分、三凹征伴哮鸣音。需监测体温和血氧饱和度,出现拒奶、呻吟或紫绀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建议雾化吸入或氧疗。

5、心脏疾病:

室间隔缺损等先天性心脏病会导致肺循环充血,引发持续性呼吸急促和喂养困难。心脏杂音、多汗及体重不增是典型征兆,需通过心脏超声确诊,部分病例需要药物控制心衰或手术治疗。

保持室内湿度50%-60%,避免包裹过紧影响胸廓活动。哺乳时采取半竖抱姿势减少呛奶风险,发现呼吸暂停超过20秒、指甲发绀或反复呛咳应立即急诊。记录异常呼吸的发作时间和伴随症状,就诊时向医生提供详细喂养和睡眠观察记录。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