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耳屎会导致耳聋吗 揭秘随意挖耳屎带来的危害

频繁挖耳屎可能导致听力损伤甚至耳聋,主要危害包括外耳道损伤、鼓膜穿孔、继发感染、耳垢栓塞加重、听力传导障碍。
外耳道皮肤薄嫩且神经丰富,使用尖锐工具挖耳易造成划伤或出血。反复刺激可能引发外耳道炎,表现为红肿疼痛,严重时形成外耳道湿疹或肉芽肿。日常清洁建议用温热毛巾轻拭耳廓,避免深入耳道。
掏耳工具进入过深可能刺穿鼓膜,导致突发性耳痛、耳鸣及听力下降。鼓膜穿孔后易继发中耳炎,需通过耳内镜确诊。小型穿孔通常可自愈,大面积穿孔需行鼓膜修补术。
不洁掏耳行为会将细菌带入耳道,诱发真菌性或细菌性外耳道炎。典型症状包括耳道流脓、瘙痒及闷胀感,严重者伴随发热。治疗需使用抗菌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
不当掏耳可能将耳屎推向深处形成栓塞,出现耳闷、耳鸣及传导性耳聋。临床常用碳酸氢钠溶液软化耳垢后冲洗清除,顽固栓塞需由医生用耵聍钩取出。
长期挖耳导致耳道慢性炎症可能影响声波传导,造成渐进性听力减退。若损伤听小骨链或内耳结构,可能发展为混合性耳聋,需通过听力检测评估损伤程度。
耳垢具有自洁功能,通常无需主动清理。若出现耳痒、耳闷等症状,可用掌心轻捂耳朵后快速松开帮助排出耳垢。避免使用棉签、发卡等物品掏耳,游泳或洗澡后及时擦干外耳道。建议每年进行专业耳部检查,听力异常者需尽早就医进行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