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过敏性鼻炎如何治疗好

急性过敏性鼻炎可通过避免过敏原、鼻腔冲洗、抗组胺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方式治疗。急性过敏性鼻炎通常由花粉、尘螨、动物皮屑、霉菌、冷空气等因素引起。
明确并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治疗的首要措施。花粉过敏者需减少户外活动,关闭门窗并使用空气净化器;尘螨过敏者应定期清洗床品,保持室内湿度低于50%;动物皮屑过敏者需避免接触宠物。过敏原回避能有效减少鼻黏膜炎症反应。
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过敏原和炎性介质。使用40℃左右的生理盐水,通过洗鼻器每日冲洗1-2次,能缓解鼻塞、流涕症状。该方法无药物副作用,适用于孕妇及儿童,但需注意冲洗力度避免呛咳。
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能阻断组胺受体,快速缓解打喷嚏、鼻痒。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可能出现口干、嗜睡等不良反应。鼻用抗组胺药起效更快,局部副作用更少。
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等鼻喷激素可抑制炎症反应。需连续使用2周达最大疗效,能显著改善鼻塞、嗅觉减退。长期使用需监测鼻黏膜状态,儿童患者应选择生物利用度低的剂型。
孟鲁司特钠等药物通过阻断白三烯通路,对合并哮喘的过敏性鼻炎效果显著。需每晚规律服用,可减少鼻腔充血和眼部症状。用药期间需观察情绪变化及肝功能指标。
急性期发作后需保持每日鼻腔清洁,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已知过敏食物,室内定期除螨除尘。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时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排除合并细菌感染可能。过敏体质者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春秋季花粉高峰期前可提前预防性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