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婴儿得细菌性痢疾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12次浏览

关键词: #婴儿 #痢疾

预防婴儿细菌痢疾需从饮食卫生、环境清洁、母乳喂养、疫苗接种及症状监测五方面入手。细菌性痢疾主要由志贺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腹泻及黏液脓血便,严重时可导致脱水。

1、饮食卫生:

婴儿餐具需每日煮沸消毒,奶瓶奶嘴使用后立即清洗。冲调配方奶前彻底洗手,饮用水需煮沸冷却至适宜温度。避免给婴儿食用生冷或未经巴氏消毒的乳制品,水果需去皮后捣碎喂食。

2、环境清洁:

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婴儿床、玩具等高频接触物品。照料者接触婴儿前需用肥皂流水洗手,特别是处理粪便后。家庭成员出现腹泻症状时应避免接触婴儿,患者排泄物需用漂白粉覆盖处理。

3、母乳喂养:

母乳中含有的免疫球蛋白A能增强婴儿肠道黏膜免疫力。建议纯母乳喂养至6月龄,哺乳前清洁乳头及周围皮肤。母亲患急性腹泻期间可暂停亲喂,将乳汁挤出消毒后喂养。

4、疫苗接种:

国产福氏志贺菌活疫苗适用于3岁以上儿童,婴儿期可通过接种轮状病毒疫苗间接预防细菌性腹泻。建议按计划完成百白破疫苗等基础免疫,维持机体整体抵抗力。

5、症状监测:

观察婴儿排便次数、性状及精神状态变化,出现水样便伴嗜睡需立即就医。夏季避免带婴儿前往人群密集场所,蚊蝇活跃季节加强防虫措施。确诊患者需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后48小时。

保持室内通风干燥,每日开窗换气不少于2次。婴儿衣物选择透气棉质材料,出汗后及时更换。辅食添加阶段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原则,首次尝试新食材后观察3天排便反应。6月龄后可适量补充含锌食物如蛋黄泥,锌元素能增强肠道上皮细胞修复能力。避免给婴儿穿过多衣物导致出汗着凉,睡眠时注意腹部保暖。定期测量体重增长曲线,持续体重不增需排查慢性感染可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