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与惊恐障碍怎么区分开来

社交恐惧症与惊恐障碍可通过发病诱因、核心症状、持续时间、伴随反应及治疗重点五个维度区分。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对社交场景的持续恐惧,而惊恐障碍以突发性强烈躯体症状为特征。
社交恐惧症由特定社交情境触发,如公开演讲或陌生人互动,患者对负面评价存在病理性担忧。惊恐障碍发作无明显诱因,可能在任何场合突发,与场景关联性较低。
社交恐惧症以心理症状为主,包括脸红、颤抖、语速加快等社交回避行为。惊恐障碍典型表现为心悸、窒息感、濒死感等急性躯体症状,常被误认为心脏病发作。
社交恐惧症症状在社交场景中持续存在,离开环境后缓解。惊恐障碍发作通常10-30分钟达高峰,症状消退后可能出现预期性焦虑,但单次发作持续时间较短。
社交恐惧症患者多伴有回避行为,长期可导致社交功能退化。惊恐障碍患者常出现场所恐惧,因害怕再次发作而拒绝乘坐交通工具或进入密闭空间。
社交恐惧症需通过认知行为疗法重建社交自信,可配合抗焦虑药物。惊恐障碍急性期以缓解躯体症状为主,需使用抗抑郁药物控制发作频率,结合呼吸训练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日常管理中,社交恐惧症患者可进行渐进式社交暴露训练,从低压力场景开始培养应对技巧。惊恐障碍患者需建立症状日记记录发作规律,学习腹式呼吸等放松技术。两者均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调节神经递质平衡。若出现持续功能损害,应及时寻求精神科医生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