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烧后耳朵疼是什么原因

儿童发烧后耳朵疼可能由急性中耳炎、外耳道炎、咽鼓管功能障碍、鼓膜损伤、耳部带状疱疹等原因引起。
急性中耳炎是儿童耳痛最常见原因,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腔,导致鼓室积液和黏膜充血肿胀。典型表现为耳深部搏动性疼痛,可能伴随听力下降、耳闷胀感。婴幼儿常表现为抓耳、哭闹不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等。
外耳道皮肤感染可引起剧烈耳痛,尤其在牵拉耳廓时加重。常见于游泳后耳道进水或不当掏耳导致皮肤破损。检查可见耳道红肿,可能有黄色分泌物。治疗需保持耳道干燥,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严重者需口服抗生素。
儿童咽鼓管短平直,感冒时易发生阻塞。负压刺激可引发耳部牵涉痛,表现为耳内闷胀感和间歇性刺痛。常见于腺样体肥大患儿,可能伴有鼻塞、睡眠打鼾。可通过咀嚼口香糖、捏鼻鼓气等方法缓解,必要时需治疗原发鼻部疾病。
外力撞击或气压骤变可能导致鼓膜穿孔,突发剧烈耳痛伴耳鸣。检查可见鼓膜裂隙状缺损,周围充血。多数小穿孔可自愈,需避免耳道进水,预防感染。大穿孔需耳鼻喉科专科处理,必要时行鼓膜修补术。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可侵犯耳神经,表现为耳廓簇集水疱伴烧灼样疼痛。可能合并面瘫、耳鸣等颅神经症状。需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配合神经营养治疗。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镇痛药物。
患儿出现耳痛应避免自行掏耳或滴药。保持耳部清洁干燥,睡眠时患耳朝上。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观察是否出现高热不退、耳道流脓、面部不对称等警示症状,及时就医排查严重感染或并发症。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耳部气压伤,洗澡时可用棉球堵塞外耳道预防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