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下颌角接骨整形技术

下颌角接骨整形技术是通过手术截除或重塑下颌角骨质,改善下面部轮廓的整形外科技术,主要适用于下颌角肥大或面部不对称的矫正。该技术包含截骨线设计、骨质切削、固定重建三个核心步骤,需由颌面外科医师在全身麻醉下完成。
适用于先天性下颌角骨性肥大、外伤性下颌畸形、半侧颜面短小症等骨骼发育异常病例。典型表现为下面部宽大呈方形脸,常伴有咬肌代偿性肥大,X线片显示下颌角角度小于110度。
需进行三维CT重建及头影测量分析,精确计算需切除的骨量。同时评估咬肌厚度、面部神经走向及血管分布,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禁忌证。术前需制作1:1下颌骨模型进行手术模拟。
主流术式包括下颌角弧形截骨术与长曲线截骨术。前者通过口内切口去除外板骨质,后者采用耳后联合切口实现下颌支全长重塑。术中需保留5毫米以上骨皮质防止骨折,并使用钛板进行骨段固定。
可能发生暂时性下唇麻木、血肿形成或感染,与术中神经牵拉、止血不彻底有关。罕见并发症包括骨不愈合、双侧不对称或颞下颌关节紊乱,发生率低于3%。
需佩戴弹力头套4-6周促进软组织贴合,6周内禁止咀嚼硬物。骨愈合需3个月,完全消肿需6-12个月。术后2年需复查CT评估骨改建情况。
术后建议选择流质饮食过渡2周,逐步增加食物硬度;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内固定移位;定期进行张口训练预防关节僵硬;使用冷热敷交替减轻肿胀。需特别注意口腔清洁,使用医用漱口水预防感染。恢复期出现异常疼痛或发热需立即复诊,长期随访中若出现钛板排斥反应需手术取出。非必要情况下不建议进行二次修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