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恶露断断续续的怎么回事

剖腹产恶露断断续续可能由子宫收缩乏力、宫腔残留物、感染、凝血功能异常及过度劳累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药物促进宫缩、清宫手术、抗感染治疗、凝血功能调节及充分休息等方式改善。
剖腹产后子宫肌层收缩力减弱会导致恶露排出不畅。妊娠期子宫过度扩张或术中麻醉影响均可能降低子宫平滑肌收缩能力,表现为恶露量少但持续时间延长。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缩宫素类药物增强宫缩,同时配合腹部按摩促进淤血排出。
胎盘胎膜组织残留会阻碍子宫内膜修复,造成恶露反复或突然增多。超声检查可发现宫腔内异常回声,需通过清宫术清除残留物。术后可能出现短暂出血增多,属于正常现象。
剖腹产切口或宫腔感染时,炎性渗出物与坏死组织混合导致恶露异味、颜色污秽。常见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需进行分泌物培养后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类或硝基咪唑类药物。
妊娠期高血压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易出现凝血异常,表现为恶露中血块增多、排出不规律。需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和D-二聚体,必要时补充凝血因子或输注血小板。
过早从事体力劳动会加重盆腔充血,影响子宫复旧。建议术后6周内避免提重物,哺乳时采取侧卧位减少腹部压力,每日保证8小时以上睡眠。
剖腹产产妇应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冲洗外阴2次,恶露期间使用透气性好的卫生巾并勤更换。饮食上多摄入猪肝、菠菜等富含铁元素食物,搭配红枣枸杞汤促进气血恢复。适当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但需避免深蹲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如恶露持续超过6周或伴随发热、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排除晚期产后出血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