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气胸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儿气胸需重点关注呼吸监测、活动限制、感染预防、营养支持和心理安抚。气胸处理措施主要有胸腔闭式引流、氧疗支持、疼痛管理、并发症观察及定期复查。
持续观察呼吸频率、深度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婴幼儿需警惕鼻翼扇动、三凹征等呼吸困难表现。突发呼吸急促或紫绀需立即就医,居家可使用便携式血氧仪监测,夜间需加强巡视。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胸腔压力变化,恢复期限制跑跳等剧烈运动3-6个月。乘坐交通工具时需防止气压骤变,学龄儿童应暂缓体育课,选择绘画、阅读等静态活动。
引流管护理需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消毒穿刺点并观察渗液情况。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建议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流食减轻呛咳风险,如蒸蛋羹、鱼肉粥等。少量多餐避免腹胀,忌食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母乳喂养婴儿需母亲控制饮食。
医疗操作前使用玩具模型演示减轻恐惧,治疗期间允许携带安抚物。家长需保持情绪稳定,通过讲故事、音乐疗法缓解患儿焦虑,学龄儿童可进行疾病认知教育。
日常护理需维持环境温度22-24℃、湿度50%-60%,选择前开扣式宽松衣物。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每日2次、每次5分钟,逐步增加散步等低强度活动。饮食推荐鲫鱼汤、百合银耳羹等润肺食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复查胸片观察肺复张情况,若出现咳嗽加重、发热等症状需及时返院。建立规律作息时间表,保证每日10小时以上睡眠,睡前避免过度兴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