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血流狭窄的症状有哪些

肾动脉血流狭窄的症状主要有高血压难以控制、腰部疼痛、肾功能减退、尿液异常、心血管系统症状。
肾动脉狭窄导致肾脏缺血,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发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常超过160/100毫米汞柱,联合使用三种降压药物仍难以达标,晨起血压飙升尤为明显。此类高血压需通过肾动脉造影确诊,血管成形术或支架置入可改善血流。
突发性腰肋部钝痛可能提示肾动脉栓塞或夹层,疼痛呈持续性并向腹股沟放射。慢性狭窄患者常在运动后出现腰部酸胀,与肾脏灌注不足相关。体检可发现患侧肾区叩击痛,需与腰椎疾病鉴别。
血清肌酐进行性上升是特征性表现,肾小球滤过率每年下降超过4毫升/分钟。患者出现夜尿增多、乏力等慢性肾病症状,超声显示患侧肾脏萎缩。双侧肾动脉狭窄时可能突发少尿型肾衰竭。
约30%患者出现蛋白尿,尿蛋白定量0.5-3克/天。部分病例可见镜下血尿,尿红细胞形态分析提示非肾小球源性。尿NAG酶、β2微球蛋白等肾小管标志物升高早于血清肌酐变化。
肾缺血诱发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障碍,表现为活动后心悸、气促。严重者可出现反复肺水肿,尤其多见于双侧肾动脉狭窄老年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疾病时,心绞痛发作频率显著增加。
肾动脉狭窄患者需严格限盐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加重肾损伤。建议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饮食宜选用优质低蛋白食物如鱼肉、蛋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0.6-0.8克/公斤体重。定期监测血压晨峰值和夜间血压节律,每3个月检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出现新发高血压或原有高血压突然恶化时,应及时进行肾动脉影像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