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牙洞和正常牙洞区别

干槽症牙洞与正常牙洞的主要区别在于疼痛程度、愈合过程和伴随症状。干槽症牙洞表现为剧烈疼痛、延迟愈合和腐臭味,正常牙洞则呈现轻微不适、规律愈合和无异味。
干槽症牙洞的疼痛通常为持续性剧痛,可能放射至耳部或太阳穴,普通止痛药难以缓解。正常牙洞术后疼痛多为轻度钝痛,2-3天内逐渐减轻,对止痛药反应良好。干槽症疼痛多在拔牙后3-5天突然加重。
正常牙洞的血凝块呈暗红色且稳固,7天内开始被肉芽组织替代。干槽症牙洞的血凝块提前溶解或脱落,暴露灰白色骨面,愈合时间延长至2-3周,需专业清创处理。
干槽症常伴腐臭味和口苦,可能伴随低热和淋巴结肿大。正常牙洞仅短暂存在轻微肿胀,无异常分泌物。干槽症患者可见牙窝内食物残渣滞留。
正常牙洞可见完整血凝块覆盖,周围牙龈呈淡粉色。干槽症牙洞表现为空虚的骨腔,边缘牙龈充血肿胀,可能附着坏死组织。
干槽症与创伤过大、血凝块脱落或细菌感染有关,吸烟者和口服避孕药人群风险较高。正常牙洞愈合依赖稳定的血凝块形成和上皮细胞迁移。
保持口腔卫生是预防干槽症的关键,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和吮吸动作,使用生理盐水轻柔清洁。建议选择软质食物,避免用患侧咀嚼。出现剧烈疼痛或腐臭味应及时复诊,医生可能采用碘仿纱条填塞或激光治疗促进愈合。恢复期间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有助于组织修复,但需避免过热饮食刺激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