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没有什么症状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可能出现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反酸等症状,但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症状表现与胃黏膜炎症程度、个体敏感性、伴随疾病等因素有关。
约30%-40%患者胃镜检查发现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表现,但无自觉不适。这与炎症局限于黏膜表层、神经末梢刺激较轻有关。此类患者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建议定期复查胃镜并调整饮食习惯。
常见上腹部隐痛或灼热感,多与进食刺激性食物相关。疼痛程度较轻且呈间歇性,可能被误认为普通消化不良。胃酸分泌异常或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常见诱因,可通过抑酸药物、胃黏膜保护剂缓解。
表现为餐后饱胀、早饱、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混淆。胃动力障碍和内脏高敏感性是主要机制,促胃肠动力药联合消化酶制剂可改善症状。
部分患者合并反酸、口苦等胆汁反流表现,或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这种情况需排查是否存在胆汁反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继发病变。
在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或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时,隐匿性炎症可能急性发作,表现为突发上腹痛、恶心呕吐。此时需短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并消除诱发因素。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即使无症状,也应避免长期摄入辛辣、过酸或腌制食物,限制咖啡因及酒精摄入。建议采用少食多餐的进食方式,餐后适度活动促进胃排空。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规范根除治疗,日常可适量食用山药、秋葵等富含黏液蛋白的食物保护胃黏膜。40岁以上人群或出现报警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胃镜复查排除病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