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的尿检结果是怎样的

尿路感染的尿检结果通常表现为白细胞升高、亚硝酸盐阳性、尿潜血阳性、细菌数超标及尿蛋白异常。这些指标变化主要由尿路黏膜炎症反应、细菌代谢产物、红细胞渗漏、病原微生物增殖和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等因素引起。
尿液中白细胞计数超过5个/高倍视野提示存在炎症反应。尿路感染时中性粒细胞会穿过受损尿路上皮进入尿液,显微镜下可见成簇白细胞或脓细胞。急性膀胱炎患者尿白细胞酯酶试验常呈强阳性,需与阴道分泌物污染进行鉴别。
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可将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该指标阳性提示细菌数超过10万/毫升,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感染,因葡萄球菌等细菌无硝酸盐还原酶。留取晨尿可提高检测灵敏度。
约30%尿路感染者会出现镜下血尿。炎症导致膀胱或尿道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通过受损上皮进入尿液。需注意与月经污染、结石或肿瘤引起的血尿进行区分。
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数≥10^5CFU/毫升具有诊断意义。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占75%)、肺炎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存在尿频尿急症状时,即使菌落数在10^3-10^4CFU/毫升也应考虑感染。
肾盂肾炎患者可能出现微量蛋白尿(30-300毫克/天),因炎症因子使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屏障受损。下尿路感染通常不引起蛋白尿,若出现大量蛋白尿需排查肾病综合征等继发病变。
尿路感染患者每日应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细菌排出,避免憋尿及会阴部清洁不足。建议选择蔓越莓汁等富含原花青素的饮品抑制细菌黏附,减少咖啡因及酒精摄入以免刺激膀胱。急性期暂停性生活,穿着棉质透气内裤并保持局部干燥。反复感染者需排查糖尿病、泌尿系畸形等基础疾病,绝经后女性可考虑局部雌激素治疗改善尿路上皮防御功能。症状缓解后仍需复查尿常规确认炎症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