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手术后脚发热怎么回事

跟骨骨折手术后脚发热可能由术后炎症反应、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感染、神经调节异常、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炎治疗、物理降温、抗感染治疗、神经功能调节、药物调整等方式缓解。
骨折手术创伤会引发局部炎症反应,机体释放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导致血管扩张,表现为手术部位发热。这是正常修复过程的一部分,通常术后3-5天达到高峰。若体温持续超过38.5℃或伴随红肿加剧,需考虑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炎症。
骨折愈合需要增加局部血供,术后新生血管形成会导致患处皮温升高。这种生理性发热通常表现为患肢比对侧温度高1-2℃,触诊有温热感但无搏动性疼痛。抬高患肢20-30度可促进静脉回流,缓解充血性发热。
手术切口被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袭时,会出现持续发热伴切口渗液、恶臭等症状。感染性发热多在术后5-7天出现,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需进行伤口分泌物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
手术可能损伤足部自主神经,导致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表现为患足潮红发热。这种情况常伴随异常出汗或感觉过敏,肌电图检查可见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神经营养药物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可改善神经功能。
术后使用的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镇痛药如曲马多等可能引起药物热,通常表现为用药后2小时内体温升高,停药24小时后缓解。这种发热多呈弛张热型,血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增高,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术后应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擦拭周围皮肤;穿戴医用弹力袜促进静脉回流;饮食增加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豆制品摄入量,每日补充维生素C200mg以上;康复期进行足趾屈伸运动,每小时活动5分钟;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15厘米。如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或体温超过39℃,需立即复查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