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发热怎么办

急性白血病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抗感染治疗、输血支持、化疗控制原发病、骨髓移植等方式治疗。急性白血病发热通常由感染、肿瘤热、粒细胞缺乏、药物反应、疾病进展等原因引起。
使用温水擦浴或冰袋冷敷额头、腋窝等部位,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保持室温20-24℃,穿着透气棉质衣物。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贴,同时监测体温变化频率。
粒细胞缺乏期出现发热需立即进行血培养,经验性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等广谱抗生素。真菌感染时可选择注射用伏立康唑,病毒感染则需注射更昔洛韦注射液。
血红蛋白低于60g/L或血小板低于20×10⁹/L时需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单采血小板等成分血。输血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输注过程中密切监测有无输血反应。
采用DA方案(注射用盐酸柔红霉素+注射用阿糖胞苷)或VDCLP方案(长春新碱注射液+注射用柔红霉素+环磷酰胺注射液+注射用门冬酰胺酶+醋酸泼尼松片)诱导缓解。化疗期间需预防性使用止吐药和尿酸氧化酶抑制剂。
高危型或复发难治病例需进行HLA配型,选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常包含注射用白消安联合环磷酰胺注射液,移植后需长期服用环孢素软胶囊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热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ml以上饮水量,进食高蛋白流质饮食如乳清蛋白粉冲剂。病房每日紫外线消毒,限制探视人数,所有食物需经高温灭菌。监测口腔黏膜有无溃疡,便后使用碘伏稀释液坐浴。血小板低下时避免剧烈活动,使用软毛牙刷防止牙龈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