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性骨折怎么治疗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粉碎性骨折可通过复位固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粉碎性骨折通常由高能量创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剧烈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症状。
闭合性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配合石膏或支具外固定。医生会根据骨折部位选择长臂石膏、髋人字石膏等固定方式,固定时间通常需要4-8周。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避免过早负重导致移位。
遵医嘱使用骨肽注射液促进骨愈合,配合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疼痛。合并开放性骨折时需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药物需严格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急性期48小时后可开始冷热交替敷减轻肿胀,后期采用超声波、低频脉冲电磁场等物理疗法刺激成骨细胞活性。物理治疗需由康复师制定个性化方案,避免不当操作影响愈合。
严重移位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锁定加压钢板或髓内钉固定。关节内骨折可能需进行植骨术恢复关节面平整。术后需预防深静脉血栓,早期开始被动关节活动。
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练习,使用CPM机辅助膝关节功能恢复。康复中期加入平衡训练和步态矫正,后期通过抗阻训练重建肌肉力量。全程需避免暴力牵拉和过度负重。
粉碎性骨折恢复期需保证每日摄入800-1000mg钙质和10μg维生素D,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戒烟限酒避免血管收缩影响血供,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水肿。定期复查监测骨愈合进度,出现异常疼痛或发热需及时就诊。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配合脉冲磁疗等物理治疗可加速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