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症区别是什么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症的主要区别在于病灶位置、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外,而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的弥漫性或局限性病变。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可出现在盆腔腹膜、卵巢、输卵管等子宫外部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是典型表现。子宫腺肌症病灶局限于子宫肌层,分为弥漫型和局灶型,常导致子宫均匀性增大或局部结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受激素影响发生周期性出血,周围形成纤维粘连和炎症反应。子宫腺肌症病理表现为肌层内出现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伴随肌纤维增生和肥大,病灶与正常肌层界限模糊。
二者均以痛经为主要症状,但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多始于经前1-2天,放射至腰骶部或直肠;子宫腺肌症疼痛呈进行性加重,伴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引发不孕,子宫腺肌症易导致贫血和子宫增大。
超声检查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见附件区囊性包块(巧克力囊肿),盆腔MRI能发现深部浸润病灶。子宫腺肌症超声显示子宫肌层增厚伴蜂窝状回声,MRI可见结合带增宽超过12毫米,局灶型表现为肌层内边界不清的结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轻中度患者可采用孕激素类药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控制病灶,重症需腹腔镜手术切除。子宫腺肌症药物治疗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为主,保守手术易复发,全子宫切除术是根治方法。
日常管理需注意经期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盆腔充血。饮食宜选择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减少红肉摄入以降低炎症反应。规律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瑜伽腹式呼吸有助于缓解痛经。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病情变化,备孕患者应尽早就医评估生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