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怎么治疗

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抗风湿药物、物理治疗和关节保护等方式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通常由链球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遗传因素、环境诱因和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双氯芬酸钠、布洛芬、塞来昔布等药物可缓解关节红肿热痛症状。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但需注意胃肠道副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增加心血管风险,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应用。
泼尼松、甲泼尼龙适用于中重度关节肿胀伴全身症状者。激素能快速抑制免疫反应,改善晨僵和活动受限,使用期间需监测血压血糖,避免突然停药引发反跳现象。
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可延缓关节破坏进程。这类药物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控制病情发展,起效较慢需持续用药3-6个月,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
急性期采用冷敷减轻肿胀,恢复期使用蜡疗或超声波促进血液循环。治疗性运动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和等长收缩练习,可维持肌肉力量同时避免关节负荷过重。
使用矫形器分担关节压力,避免提重物和长时间站立。日常选择防滑鞋具,座椅高度需使膝关节呈90度弯曲,楼梯安装扶手减少膝关节受力。
饮食应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和亚麻籽,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适度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寒冷季节注意关节保暖。急性发作期需严格卧床休息,将患肢抬高15-20厘米以促进静脉回流。定期监测血沉和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出现持续发热或多关节肿胀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