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后黏液带脓血有腥臭味

消化内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36次浏览

关键词: #大便

大便后黏液带脓血有腥臭味可能由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结核、结直肠癌等疾病引起,需通过粪便检测、肠镜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

1、细菌性痢疾:

志贺菌感染是常见病因,表现为突发腹痛、里急后重,粪便呈黏液脓血样伴恶臭。治疗需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同时补充电解质预防脱水。急性期需隔离处理排泄物。

2、溃疡性结肠炎:

自身免疫异常导致结肠黏膜溃疡,典型症状为反复黏液脓血便伴腐腥味,常伴随低热、体重下降。轻中度患者可使用美沙拉嗪栓剂,重度需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病程超过10年者需定期肠镜监测癌变。

3、克罗恩病:

全消化道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回盲部受累时出现恶臭脓血便,可能并发肠瘘或肛周脓肿。治疗采用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狭窄病变需行肠段切除术。患者需终身随访营养状况。

4、肠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肠道引起,好发于回盲部,粪便呈果酱样伴结核中毒症状。规范抗结核治疗需持续6-9个月,常用异烟肼联合利福平。合并肠梗阻时需手术解除粘连。

5、结直肠癌:

左半结肠癌易出现脓血便伴腐败臭味,伴随排便习惯改变、肠梗阻等。确诊需病理活检,早期可行腹腔镜根治术,晚期以放化疗为主。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粪便隐血筛查。

出现黏液脓血便需立即就医排查病因,检查前避免擅自服用止泻药。日常饮食选择低渣、高蛋白食物如蒸鱼、嫩豆腐,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纤维食物。保持肛周清洁干燥,便后使用温水冲洗。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变化供医生参考,伴随发热或剧烈腹痛时需急诊处理。长期症状反复者建议完善肿瘤标志物及全结肠镜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