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缩窄的症状主要包括哪些

主动脉缩窄的症状主要包括上肢高血压、下肢脉搏减弱、头痛头晕、运动耐力下降和心力衰竭。症状严重程度与缩窄部位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程度相关。
由于缩窄部位近端血流受阻,导致上肢血压显著升高。患者可能出现血压测量时双上肢不对称,收缩压差超过20毫米汞柱需警惕。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引发视网膜病变或脑血管意外。
股动脉搏动减弱或延迟是特征性表现,严重者可出现下肢间歇性跛行。体检时可发现桡-股动脉搏动传导时间延长,足背动脉搏动较上肢明显减弱。婴幼儿患者可能出现下肢发育迟缓。
高血压引起的脑血流灌注异常可导致持续性头痛,以枕部胀痛多见。部分患者伴随眩晕、视物模糊等后循环缺血症状,在快速起身或剧烈运动时加重。
心输出量受限导致活动后气促、乏力,严重者出现心绞痛样胸痛。儿童患者表现为运动后蹲踞现象,成人可能误诊为冠心病。运动试验可发现血压反应异常及早期疲劳。
长期左心室后负荷增加最终导致心肌代偿失调,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表现。新生儿患者可能出现急性心衰伴代谢性酸中毒,需紧急干预。
主动脉缩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骤升。饮食需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多摄取富含钾镁的深色蔬菜和香蕉等水果。建议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或游泳,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外周血管收缩加重血流动力学异常,睡眠时保持头部适度抬高。出现胸痛、意识改变等危急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