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的早期症状和前兆

热射病的早期症状和前兆主要有头痛、头晕、恶心、皮肤发红干燥、肌肉痉挛等。热射病是重症中暑的一种,主要由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失衡引起,需及时识别并干预。
头痛是热射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表现为持续性胀痛或搏动性疼痛,多位于前额或太阳穴区域。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导致脱水,脑部血管扩张引发颅内压升高,进而产生头痛。伴随症状可能包括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此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处,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避免症状加重。
头晕常与头痛同时出现,患者可能感到站立不稳或视物旋转。高温导致体液流失和血压波动,影响前庭系统功能。严重时可出现短暂意识模糊,但尚未达到昏迷程度。建议立即停止活动,平卧休息,用湿毛巾冷敷颈部和大血管处帮助降温。
恶心呕吐是体温调节中枢紊乱的典型表现,可能伴随食欲丧失和腹部不适。高温环境下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受抑制,胃部充血引发反射性恶心。若出现呕吐需警惕脱水加重,可少量多次补充淡盐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胃部。
皮肤发红干燥是热射病特征性表现,因汗腺功能衰竭导致无汗。触摸皮肤有灼热感,体温常超过40摄氏度。这与普通中暑的皮肤湿冷不同,提示病情已进展至危险阶段。需立即用冷水擦拭全身,重点冷却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大血管区域。
四肢或腹部肌肉突发强直性收缩,常见于高温下剧烈活动后。大量出汗导致钠、钾等电解质丢失,干扰神经肌肉传导。痉挛部位可能有明显硬结和压痛。应缓慢拉伸痉挛肌肉,补充含钠饮品,避免强行按摩加重损伤。
出现热射病前兆时应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通风阴凉处,解开衣物帮助散热。用冷水擦拭身体或冰袋冷敷大动脉处,同时补充含盐分的清凉饮品。避免使用酒精擦拭或服用退热药物。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意识障碍,须立即送医治疗。日常需注意避免高温时段外出,穿着透气衣物,定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户外工作者应合理安排休息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