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象特点有哪些

关键词: #贫血
关键词: #贫血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特点主要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少、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以及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外周血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系均明显减少,呈现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特征。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各类血细胞生成不足,白细胞分类计数可见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
网织红细胞计数常低于15×10^9/L,反映骨髓红细胞系造血功能严重受损。该指标是评估骨髓造血活性的重要参数,其持续低下提示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障碍。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多低于0.5×10^9/L,达到粒细胞缺乏标准。这种严重的粒细胞减少使患者易发生难以控制的感染,是疾病早期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血小板计数通常小于20×10^9/L,伴有出血时间延长和凝血功能异常。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出血等严重出血倾向是该病常见临床表现。
血红蛋白浓度进行性降低,多低于60g/L,需依赖输血维持。贫血程度与骨髓红系造血功能衰竭程度相关,患者常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缺氧症状。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需严格预防感染,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并佩戴口罩;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出血,使用软毛牙刷减少牙龈出血风险;饮食应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类,适量补充含铁丰富的动物肝脏;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及出血倾向,出现发热或皮下瘀斑扩大需立即就医;心理上需保持积极治疗态度,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可能根治的治疗选择。